本报记者曹义成
近年来,嘉峪关市积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改善人才工作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服务人才方式,切实增强人才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
优先谋划“敬才”
今年3月,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意见》从人才的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保障七个方面提出了58条切实管用、务实高效的措施。这些在当地被称为“黄金58条人才新政”的措施,使全市人才政策、体制机制更趋完善。
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人才工作调研,先后召开卫生、文广、教育、文化艺术、旅游商贸等系统领域45家基层单位参加的10场座谈会,多次走访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等当地大型企业,以及市属企业和民营企业,认真听取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同时,派专人赴外地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各地在人才引进、薪酬待遇、职称评定、培养培训、编制管理、住房保障、生活补贴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破除壁垒“引才”
人才的成长、才干的施展都需要良好的环境。
今年,嘉峪关市委提出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实行“高层次人才专项编”“急需紧缺人才、特殊岗位人才周转编”制度,在全市事业总编制中安排1%—3%的编制用于保障全市重点行业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和特殊岗位人才,专项编制不计入用人单位编制总数。建立高层次人才职称直聘制度,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提供特殊政策引进。编制、职称、岗位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有效破除了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为了加快人才保障“硬实力”提升,嘉峪关市财政从今年开始每年拨付人才专项资金1000万元,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人才投入体系,推动人才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聚焦发展“用才”
“何老师讲课,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不知不觉中便将我们领进了求知的忘我境界。”学生口中的何老师,是嘉峪关市领军人才、市一中数学老师何军海。
何军海以“课教得好”而闻名,他曾荣获中小学数学教育最高奖——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又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骨干教师”等诸多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