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成都有家“百家姓”博物馆 1.8万件家谱待你来寻根

2017-09-01 07:31:1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 受访者供图

□李婷 本报记者 吴梦琳

8月中旬,40多名香港大学生来到成都龙泉驿洛带博客小镇,参观一家民办的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这里收藏着约1.8万册家谱和上万块刻有家训、家规的牌匾,涵盖370多个中华姓氏。虽然天气炎热,但他们被传统中华家族文化深深吸引。

博物馆馆长郑华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收藏,让现代人重新重视和追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和家庭美德。

17年收藏1.8万件家谱

“行仁义事,存忠孝心。”走进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一块块刻印着家训、家规的牌匾、楹联让人肃然。

馆内分为百家姓姓氏祖宗牌位、姓氏家谱、百家姓姓氏、宗祠家庙祭祀文化、姓氏堂号祖宗画像和匾额对联书画6个陈列馆。展出的藏品,从明清到现代均有。这些藏品,是郑华17年四处搜集所得。

今年39岁的郑华是德阳人。14岁时,跟着当地一位师傅学得一手好木艺,为他后来四处搜集整理家训牌匾、姓氏家谱等打下基础。

2000年,他偶然收藏了一块刻有家训的祠堂牌匾,便对中华传统家族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他开始四处搜集,凡是与家风、家训、家谱有关的物件,都成为其收藏对象。

藏品中,最多的当属家谱。郑华告诉记者,他收藏了大约1.8万册,涉及370多个姓氏,包括油氏、连氏等一些并不常见的姓氏。

在这些家谱中,还不乏一些古代名人家族家谱,包括文天祥、包拯、朱熹、范仲淹以及历朝士大夫等。其中最完整的一套,共有60多册,收藏自福建的刘氏家谱,记录下从明清时期一直到民国时期的氏族变迁。而年代最为久远的,则是一块来自福建可追溯到宋代时期的陈氏石碑家谱。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看到这些收藏,2012年,经过省市相关部门批准,郑华正式注册成立了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2015年,在龙泉驿区邀请下,博物馆搬到了洛带博客小镇,并全年免费对公众开放。

家谱记录家族变迁

“忠”“孝”“义”,记者在博物馆看到,大部分的家规、家训中,都包含着这几个关键词。郑华说:“古代家训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因此‘孝’‘忠’‘义’也是家训家规中最为常见的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