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媒体融合创新:打破学科边界、媒介边界、技术边界

2017-08-30 14:21:2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融合无界,创新有法,促进连接的媒体才有未来。”在第26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2017)媒体融合峰会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曾祥敏这样总结他的演讲。在8月25日举办的媒体融合峰会中,来自传媒行业学界和业界的嘉宾,与为媒体融合提供技术支持的商家代表一道,介绍各自的成功经验,交流“跨界”融合实践中的困惑和思考。

打破学科边界,

跨学科探究传播效果

“就拿今天的演讲来说,如果我得到了各位的授权,允许我捕捉你们听演讲时的生理数据,那么我就能清楚地了解你们对我演讲中的哪些话题感兴趣,男生还是女生更感兴趣一些。”峰会上首先发言的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介绍,将生物传感技术运用到传播效果的评测当中,可以随时捕捉受众的关注度和兴奋度的真实变化,比传统调查问卷的形式更加准确。而且,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到对媒体传播内容的效果评测上,在广告、影视、健康、教育等领域,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创作者、传播者和运营者根据受众的反应调整策略。

杨溟说,他所在的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的成员,大多来自计算机、神经学、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等这些和传媒行业看起来不相干的专业,但是这种跨学科组成,让团队对于融媒体的研究能够使用更加多元的角度,取得的研究成果更加精准。

“未来,对于传媒人成为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会更高,传媒人的分析能力非常重要。”杨溟说,面对媒体融合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他建议媒体和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探索解决之道。

打破媒介边界,

多平台呈现立体产品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曾祥敏,结合国内外的优秀案例,阐释了“媒体融合中如何对内容进行创优创新”的主题。

曾祥敏以新华社为纪念建党95周年而制作的微电影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为例,讲述了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这部微电影以瞿秋白女儿瞿独伊的生命历程穿起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并将大量新华社珍藏的历史照片用3D技术进行立体呈现。最终,这部作品在各类新媒体终端和户外大屏发布,播放量超过几亿次;视频还被“UP主”上传到B站,很多“90后”发弹幕留言点赞。讲述严肃主题的产品能取得这样好的传播效果,全媒体思维的运用是成功的关键。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