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农业服务业短板须着力补齐

2017-08-30 06:22:0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随着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与现实需要相比,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仍面临着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培育农业服务组织,重点支持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等7大服务领域,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

日前,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力争通过5年的发展,基本形成服务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这是我国首个定位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专门文件。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指直接完成或协助完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作业的社会化服务。随着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各类服务组织蓬勃兴起,服务领域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多个产业,涌现出全程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服务方式,对培育农业农村经济新业态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达到15.2万个,经营性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涵盖了农业生产的诸多环节。但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仍面临着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方式不能充分满足农民群众需要,对普通农户带动力不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领域还不够广泛。”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认为,从产业链条看,产中服务相对充分,产前和产后环节相对滞后,尤其是产前市场预警、产后初加工和销售服务很不适应,农产品不时陷入“多了多、少了少”的周期性波动。从生产区域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相对发达,中西部丘陵山区则相对落后。要尽快把农业市场信息、绿色生产技术、农产品初加工等服务开展起来,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努力解决好广大农户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事情。

以农产品初加工为例,由于产地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服务设施简陋,导致每年农产品产后损失超过3000亿元。其中,农户储粮造成粮食损失约2000万吨,产后损耗马铃薯约1600万吨,水果约1400万吨,蔬菜约1亿吨。以最突出的蔬菜为例,我国蔬菜的产后损失率为欧美发达国家的4倍至5倍。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