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吉林药方” 药力几何

2017-08-30 06:21:2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补短”“避短”众说纷纭

在这场由《吉林报告》引发的讨论背后,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在振兴发展的过程中究竟要“扬长避短”还是“扬长补短”?

“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目前需要把握好极为重要的窗口机遇期恶补轻纺工业的短板,长期来讲才能让产业结构步入良性发展。”付才辉坚持认为,大力发展现代轻工业,不但可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吉林省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而且出口导向型轻工业还可以提升吉林省的出口以及带动物流、销售、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力发展——而这些正是吉林省的短板。

不少经济学家则表示,在东北地区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不是“扬长补短”,而是要加快“扬长避短”。

“全国没有轻纺工业的地方多了,难道要让每个地方都发展轻纺工业吗?这是不可能的。东北还是应该将优势产业做强。”孙建波说,全国都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发展高水平产能。通过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把吉林乃至东北地区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药材、人参产品向外输送,同时也可以将被旅游等资源吸引的人群带进来,将优势产业做强。

“其他地方已经抓住历史机遇搞了几十年了,你现在再去补强追赶,难度太大了,不如扬长避短,把具备现实基础的产业通过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说。

张可云认为,就吉林所在的东北地区而言,经济结构并不是振兴的关键症结。由于老工业基地产业衰退,技术人员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技术人员的流失导致老工业基地“大出血”。因此,防止技术人员流失比经济结构“扬长补短”更为关键。

专家指出,要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资源禀赋的条件出发,准确分析当地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最终再决定“补短”还是“避短”。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