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驻华外交官及CRI全球记者走进西安碑林 回忆儿时学习中国书法

2017-08-29 14:41:28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驻华外交官与CRI中外记者在碑林合影留念(李妍 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杨舒曼):8月28日,“盛世碑林”2017 驻华外交官及CRI全球记者“一带一路”感知大西安国际传播周大型采访考察之旅采访团走进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及书院门,中外记者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次造访碑林唤醒日本记者学习书法的少年时光

建造于公元1087年的西安碑林,距今已有930的历史,碑林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它既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是记述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据了解,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在古碑林的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二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碑林各陈列室,以棂星门中门为主轴线,自南而北对称排列,形成“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

来自日本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外籍记者梅田谦在昭陵六骏前合影留念(张娅 摄)

日本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籍记者梅田谦说,这次是他第二次来碑林,第一次来访他好奇碑林博物馆“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和日本房屋建筑的不同。这一次,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碑文和作者本身。

从唐玄宗的《开成石经》到《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从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到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梅田谦用自己的相机拍下了一张又一张名家书法作品。尤其是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的由来,更让他认识到了中国古代篆刻技艺的高超。“能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个找出来,并篆刻成一幅书法作品,这简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梅田谦兴奋地说。

在拓片室里,梅田谦一边认真的看师傅制作拓片,一边用相机记录拓片制作的工艺,浓厚的纸墨香气更是唤醒了他年少学习书法的回忆。梅田谦说:“小时候跟着老师学习中国书法,每次到老师家中都能闻到笔墨纸砚的味道,老师家里也摆放了许多了来自中国的书法作品,今天制作拓片时散发的纸墨味,仿佛又将我带回了学习写中国书法的少年时光,想起了自己的书法老师。”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