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七不责的心理学解读

2017-08-26 14:05:5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阿苏

古代爱子七不责出自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呻吟语》:“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①对众不责

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羞辱批评孩子。你可以回家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和孩子慢慢地讲清道理,给孩子尊严。孩子的心很敏感的,在人前批评责备孩子,产生的那种羞愧和痛苦,会深深地刻在孩子心里,导致孩子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我小时候被妈妈在人前责备羞辱过,当时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②愧悔不责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错了,有了悔过之心,知错能改,父母和老师就不要再责备孩子。如果孩子自己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言行造成的后果,自己愧疚后悔,这个时候更需要好好陪伴孩子,度过这个过程。

③暮夜不责

睡眠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异常重要的。不要选择在晚上睡觉前责备孩子,你可以在白天合适的时间与孩子沟通。如果睡前责备TA,孩子担惊受怕,带着难过沮丧失落愧疚的情绪上床,导致夜不成寐甚至噩梦连连。

④饮食不责

饮食营养健康对孩子很重要,饮食氛围对孩子也很重要。如果在吃饭的时候责备孩子,带着情绪吃饭,往往会食不知味、食难下咽,同时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脾胃,消化功能也会出问题,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长此以往,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受影响,脾胃会出问题,甚至出现厌食绝食的问题。

⑤欢庆不责

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苦的,只有在孩童时,那种快乐是纯粹的,天然的,人能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对于人格的健全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当孩子兴高采烈时责备TA,会导致憋闷,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伤害都很大,可能形成“开心和快乐是有罪的,我不值得拥有快乐,快乐的时候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的创伤性认知,导致性格沉闷阴郁,一辈子都郁郁寡欢。

⑥悲忧不责

当孩子悲伤忧愁时,可能心里有事,有烦恼,TA自己正在经历和度过某一个艰难的时刻。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哭丧着脸不吉利,特别是某些节日和特殊日子,对孩子进行严厉的呵斥,这会对孩子造成伤上加伤,既要面对自己的痛苦,又要承担附加的情绪。如果孩子悲伤忧愁时,陪伴TA,理解TA,如果TA愿意和你说说,父母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将事情的原委弄明白,给以TA帮助和理解。

⑦疾病不责

人生病的时候,心、神和身体都属于虚弱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责备孩子,一方面削弱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抵抗力,一方面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再一方面导致孩子神志受损,真是损之又损,百害而无一利。

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最好的土壤,父母不需要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和价值感,父母成为父母,让孩子成为TA自己,那就善莫大焉。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