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三展皇边,倒退四十”法库民谣有故事—— 康熙北扩柳条边遭蒙古王爷抵制

2017-08-25 08:46:2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上图为1905年法库边门情形;

下图为现在的柳条边墙遗迹。

1946年2月,准备进攻的我军战士。

法库边门位于柳条边人字形一撇的中间部位,是距离沈阳最近的边门重镇,也是清朝八旗驻防的军事据点,是通往中原、黑龙江、内蒙古的交通要冲,一度成为东北商业中心之一,被誉为“东北唯一的蒙古贸易市场”,因其地位特殊,这里发生的故事较多。

解放战争时期,在这里发生的“秀水河子歼灭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打的第一个歼灭战,此役拉开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序幕。

“一门九台”的独特柳条边文化

法库县文物管理办公室有一张清朝地图,地图上清晰地标明,在松辽平原上,横亘着一条人字形的土堤。这个人字形土堤撇的上端至吉林省吉林市北部法特东亮子山,撇的末端至山海关;捺的起点从威远堡开始,末端至安东县境内黄海边的窟窿山(今东港市长山镇),其人字形的撇捺结合点则在威远堡(今铁岭开原市25公里处)。而当年的“法库门”就在柳条边人字形一撇的中间部位,东北距威远堡不到百公里,是距沈阳最近的边门重镇。

8月12日,记者在法库县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洋的带领下,在獾子洞水库南岸不远处的一片农田里,找到与101国道平行的一段柳条边遗址。

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只是一道掩盖在玉米地里的低矮土垄,只有道旁立的一块柳条边遗迹碑还提醒人们,这里在清朝时期曾是柳条边的边墙所在,而土垄的另一侧就是边外了。

刘洋介绍说,边门与边门之间还设有很多的边台。台,多为撮土而成的土台,供八旗兵巡逻、望之用。整个柳条边上共设台168座,老边上有140座,新边上有28座。“法库门”两边共设有9座边台,现在有许多称作“台”的村庄,如“叶茂台”“双台子”“东头台子”“西头台子”“东二台子”“西二台子”“三台子”“四台子”“五台子”。这“一门九台”,构成了法库独特的柳条边文化。

1234...全文 5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