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武汉今年新建 2万个公共停车位

2017-08-25 07:28:0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破解停车难尚需“临门一脚”

记者李金友

武汉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以日均1000辆的速度递增,停车位的增长却跟不上汽车数量的增长。停车难,这个“城市病”怎样根治?

8月18日,在汉举办的2017中国(武汉)城市停车场投资建设论坛上,有专家指出,打造停车产业链,引进社会资本投资营运城市停车场是破解“停车难”的有效之道,但让社会资本建设、营运停车场尚需“临门一脚”。

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相关专家介绍,截至去年底,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60万辆,并以日均一千辆的速度增长,像国内其他大中城市一样,武汉市同样面临停车难的问题。为缓解停车难问题,201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让城市静下来”的城建理念,提出了“停车场年”目标,决定用3年时间建设5万个公共泊位。2015、2016年,在每年新增25万个配建泊位的基础上,这两年共建220处公共停车场、4.1万个泊位,今年还将建设97处公共停车场、新增2万个泊位。

武汉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介绍,武汉的停车问题主要集中在:历史欠账多、用地较稀缺、协调工作大、管理不健全等,特别是在老旧社区建公共停车场,土地缺、拆迁贵、成本高、回收慢。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室主任程世东博士认为,停车难是个城市病,打造完善停车产业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营运停车场,是破解停车难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投资停车场面临土地缺、收益慢等问题,让社会资本踌躇不前。

“引进社会资本缓解停车难,就要让企业有钱赚。”程世东博士介绍,企业投资建设、营运停车场,政策上、融资上都没有障碍,但目前普遍的状况是,路边泊位便宜、室内车位贵,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司机更愿意把车停在路边的公共泊位上,企业投资的室内泊位当然会“吃不饱”了。所谓的“临门一脚”,就是指提高路边公共泊位的价格,通过价格杠杆把汽车引进室内泊位,以提升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的收益率,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建设、营运停车场;同时,通过严格执法,提高违法停车的成本,把违停的车辆“赶进”停车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