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避难建筑如何给人庇护和尊严

2017-08-24 09:22:5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令人悲痛惋惜。连日来,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震救灾,努力应对救援、安置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灾害发生后,好的临时住所能够给人庇护和尊严,对幸存者的身心健康恢复十分关键。在日本,有一些建筑师以此为己任,运用匠心为受难者造出了一方不大却温暖的天地。

为孩子建起“纸房子”学校

坂茂是当今世界上最受瞩目的建筑师之一。坂茂创立了一个名为VAN(建筑师志愿者网络)的非政府组织。一旦发生地震、海啸、飓风或战争,他都会带领VAN的志愿者前往当地。

2008年汶川地震一星期后,坂茂和他的团队迅速赶赴四川成都参加灾后重建。在一个多月内,来自日本的120名志愿者和四川当地的志愿者一起,用低成本、可回收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建起了一座临时小学——成都市华林小学。这座临时建筑共有3幢房屋,9个教室,占地500多平方米,成为地震灾区第一个拔地而起的希望小学。

有人曾担忧,纸质材料建造的房子质量如何,遇到水和火又该怎么办?但华林小学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教室所使用的纸管经过了特殊处理,外面被喷上了一层特殊的物质——清漆,可以有效断绝水的渗透和火的侵袭。同时,纸管由纸张加工合炼而成,经过结构工程师做的测算,每一处节点的承重都可以达到100公斤。

关心灾民的隐私和尊严

地震、海啸之后,灾民如何安置?家园被毁坏,如何重建自己的生活?对这些问题,坂茂有着自己的见解。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及海啸过后,坂茂立即投入为灾民建造避难所的工作中——他用硬纸板做成纸管,用白帆布做建筑隔墙,制成4米长、4米宽的单元隔间,简称PPS(Paper Partition System),每个家庭可以住在不同的小隔间中。

坂茂的意图是用简易的分隔物在疏散场所为各个家庭营造私人空间。他介绍说,日本灾后的典型做法是把灾民疏散到一些比较大的公共空间里,比如体育馆。灾害发生后的最初几天里,躲在这样的场所没什么问题。但一般情况下,灾民都需要等几个月才能住进政府提供的临时住房,几个月没有私人空间的混杂相处,很容易会给灾民心态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坂茂希望通过设计来关注灾民的精神需求。纸管、白色帆布做成的临时性隔墙使得灾民白天可以掀开帷幕,晚上睡觉时再把它们拉下来。如果家里有需要哺乳的婴儿,母亲在哺乳时也能够获得隐私。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