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种浆果贫困户脱掉“贫困帽”

2017-08-24 08:17:5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讯(实习生强宏芬记者吴利红)7月中旬,骄阳似火。在桦川县新胜村蓝莓种植基地,记者遇见正在埋头摘蓝莓的村里贫困户杨春英,在这里摘蓝莓的还有村里十几位贫困户,蓝莓采摘期月收入能在两三千元。“靠在这个基地的打工收入,我明年就能脱贫了。”杨春英边低头忙着摘蓝莓边说着。

新胜村是省级贫困村,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桦川县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子。全村736户1889人,其中贫困人口119户233人。面对这么多的贫困人口,村里通过寻找产业扶贫项目和政策扶持帮助村里的贫困户脱贫。

2015年12月份,由新胜村委会主任王大江等17人发起成立桦川县百禾浆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是以辽宁丹东君澳集团为牵动,以农民合作经营为主体吸纳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入社,走“公司+联合社+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眼下这个基地正在积极发展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休闲采摘、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王大江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伊始就优先安排村里的贫困户,让贫困户脱掉贫困“帽子”。村里的贫困户郑春燕一家三口因病致贫。去年郑春燕在合作社里打工,收入三千多元,再加上孩子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人均收入超过了贫困户收入的标准。今年因为合作社要进一步扩大经营项目,已经脱了贫的郑春燕还在合作社里打工。她说,要不是这个合作社,真不知道去哪里找到脱贫的门路呢。

今年经过精准识贫确认的贫困户程玉喜在合作社里打工。他说,到年底收入能达到三千多元,加上土地流转的费用和年底合作社给贫困户的资金补贴,年底有望脱贫。正在合作社干活的程玉喜高兴地说,这个合作社就是贫困户脱贫的平台。

记者在合作社的果蔬基地看到,这里不仅种植了蓝莓、蓝靛果,还种植了山药等。王大江说,蓝莓、蓝靛果到了丰果期,产量还高,山药等果树长势也不错。这个果蔬基地建设总投资1075万元,种植面积2000亩,其中,蓝莓500亩、蓝靛果900亩、树莓100亩、套种草莓90亩、甜玉米500亩,观光旅游采摘园2.7万平方米。

王大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蓝莓亩产1650斤,每斤最低6元,亩均收入9900元,种植成本6400元,胜果期每亩纯利润可达3500元左右。蓝靛果亩产2500斤,收购价格每斤最低2.5元,种植成本4200元,每亩纯利润2000元。蓝靛果达到盛果期后,预计利润达到600万元。“这些小浆果带来的效益,能让村里的百余户贫困户彻底脱贫,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王大江说。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