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把健康梦想带到彩云之南

2017-08-24 08:12:3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建章立制从零起步

对上海医生而言,从零起步的不仅是医疗技术本身,更是要手把手教会当地医生一系列医院管理规定、制度、流程,并把医疗实惠带给更多的当地百姓。

38岁的方垂璧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外监护室的护士,当她和队员们来到楚雄州牟定县人民医院的ICU时,几乎傻了眼。“就是个‘空壳子’,什么都没有。”于是,他们制订了近60项专科器械、设备及物资清单与护理制度,协作开创了当地真正意义上的“首个ICU”。

援建过程中,不少患者的“贫病交加”成为上海医生最大的感慨。于是医疗队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启动了一系列惠民项目:市卫计委在迪庆州开展了农牧民健康体检和巡回医疗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在保山市率先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治项目,共筛查出80名先心病患儿,其中近20名患儿已在新华医院接受治疗,全部康复出院。

“十二五”期间,上海已先后在迪庆、文山、红河等对口支援州市开展一批基本建设项目。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对藏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计划每年建设2至3所白玉兰乡镇卫生院和3至5所白玉兰村卫生室。同时,上海医生还将进一步支持当地开展贫困患者分类救治工作,并选择部分病种开展针对贫困人口的专项免费筛查治疗。

分类救治精准到人

七载时光,一座座医院都逐渐成熟。然而上海医疗队并不满足:现代医学离不开强大的信息化支撑,医疗资源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偏远百姓需求。为此,近30个远程医学站点建成,及时推进远程影像诊断及远程心电诊断工作,至今已为当地医院开展500余例远程会诊服务。

杨晓丹是大理州永平县人民医院的年轻医生,她的带教老师是金山医院病理科医生罗金芳。“罗老师耐心教我病理读片,我就像进入一个崭新世界。”杨晓丹说,“之前我们医院没有病理科,金山医院帮助我们建立了远程病理中心。”如今,有了数字化远程“云病理”诊断平台,永平县人民医院的患者不用再赶赴上级医院进行病理诊断,当地医生也获得绝好的学习机会。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表示,上海将继续做好医院对口帮扶的制度、经费、技术等全方位保障,重点开展健康扶贫实施情况督查,促进分类救治精准到人、到病,确保惠民工程真正落地;帮助州市级医院建设重点专科,培养专家级医疗技术人才;加快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同时帮助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和中医药研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

这场“精准健康扶贫”之战已经打响:28家三级医院调集优质医疗资源、每年选派240余名业务骨干、安排专项资金对口帮扶云南28家贫困县县级医院,以“帮扶与自助并举,输血与造血同步”为原则,多策并举,上海正在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