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跑遍全省淘来千余课本 串起300年中国教育史

2017-08-24 05:51:5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今年67岁的贾大锦是太原市铜厂一名退休老职工,同时也是民间收藏家,32年来收藏了千余本不同历史时期的课本,时间跨度近300年。

近日,记者来到贾大锦家中。在不足10平米的阳台上,他正拿着放大镜认真地修复破损残缺的古书。他收藏的古教科书,主要以教育史料为主线,涵盖了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教科书和有关资料,年代最早的可追溯至清乾隆七年(1742年)。

谈起自己的收藏之路,贾大锦介绍,最初源于中学时期收藏邮票,然而攒了多年的邮票却被贪玩的弟弟全给卖了。工作之后,他空闲时喜欢去古书市场看看旧书。有一次,一本清代早期的课本吸引了他的注意,他翻看着这本书皮破烂、纸张泛黄的古书,仿佛看到了古人的学习状态,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回到家后,他便萌生了收藏古教科书的想法。

聊到收藏教科书的心得,贾大锦说:“别看教科书不起眼,分量可不小,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想要了解哪个年代的故事、文化、知识,最直接的方式还是看当时的教科书。”有梦想容易,收藏起来却不是易事。为了收集这些书籍,他几乎跑遍了省内的所有古玩市场,还在每个市场找了个联络人,只要有古教科书的线索,便会第一时间通知他。“只要收集回来一本书,我便会在家里研究半天,从网上和其它书籍里查看相关资料,只有自己读懂、读透书里的知识,才能真正了解书的价值。”贾大锦告诉记者。不过,他也经常遇到很多有价值但买不起的古书,只能眼巴巴地看别人买走,空留遗憾。

前不久,他收藏的山西百年教科书在山西省图书馆特种文献部展出,不少古书爱好者前去参观。他也觉得很有成就感,起码自己这些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未来,贾大锦希望收集更多的教科书,办一个大规模的“教科书博物馆”,将它们展示给更多的人,让后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本报记者 胡续光 摄影报道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