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每进一次病房就是一次生死考验

2017-08-24 05:51:4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2004年,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地方。杨丽父母知道这个消息很高兴,因为到地方工作,女儿就有时间多陪他们了。但组织上希望安排杨丽到解放军总医院工作。

面对父母的期望和组织的需要,她一度陷入两难境地。最终,杨丽还是选择留在部队。到解放军总医院后,她主动申请到一线工作,尽其所能,继续为病人面对面服务。

2009年,杨丽担任南楼临床部护理部副主任期间患突发性耳聋,她就在办公室一边工作一边输液。一天夜里,正在输液时,呼机突然响了,字幕显示:“3床病人要抢救!”她腾地一下站起身,一把拽下针头,跑步赶到病房。

当时患者已经休克,病情十分危急。杨丽迅速从值班护士手中接过静脉穿刺针头,准确无误地进行股动脉血管穿刺,按照医嘱立即给药,为患者抢救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

解放军总医院院长任国荃说,35载暑去寒来,杨丽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军队医疗护理事业,用默默无闻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军中白衣天使的赤胆忠心。

南楼临床部是个英雄的团队,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保健集体”荣誉称号。在这里工作,忠诚保健、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南楼精神也成为杨丽的座右铭。

有一次,科里收治了一名患脑梗死致偏瘫的老年患者,病人大小便失禁,全身多处压疮,尤其是骶尾部的一个大压疮,伤口污染严重,发出阵阵腐臭。

看到患者饱受折磨,杨丽感到很心痛,她带着护士一遍遍清洗患者,仔细地清理疮面。为减少病人换药的疼痛,她一边和患者聊天拉家常,一边弯腰操作,一次换药就要两个小时,每次换完药,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患者的伤口逐渐愈合。

2009年,南楼国际医学中心筹建,组织上考虑杨丽曾在涉外医院工作过,决定让她兼任该中心护理主任。找她谈话时,杨丽愉快地答应了,并表示组织安排我在哪里都是信任,让我做更多的事就是重用。

万事开头难。在4个多月的奋战中,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工作量增加,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杨丽兼顾好多项工作的信心,她像磁铁一样把大家紧紧地吸引在一起,带领同事们白手起家。她们不知有多少个周末在加班中度过,虽然又苦又累,但大家都毫无怨言,终于按时间节点胜利完成筹建任务。

在南楼临床部,患者平均年龄高达86.7岁。杨丽和团队在临床护理上创造了4个纪录,即气管插管时间最长纪录:4年零5个月;气管插管次数最多纪录:6年期间24次气管插管;插管年龄最大纪录:105岁;高龄老人气管切开时间最长纪录:12年。

这些年,杨丽用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带出了一支蓬勃向上、全面过硬的保健护理团队,患者满意率100%,成为军地医疗卫生战线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