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我的山水乡愁]沙漠里藏着他们的参考文献

2017-08-23 08:59:2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沙坡头站以“草方格”治沙闻名。麦草排列起的方阵,把流动的沙丘钉住。

如今,经过长时间的野外观测和试验,站里的研究团队发现草方格沙障里出现的生物土壤结皮能够将流沙 “盖住”,就像铺了一层地毯,固沙效果明显。但是,形成结皮需要至少五年以上的时间,“防风沙的效果,它不会起沙是什么原因?我们就想控制。各种技术试验,到底能不能行。这个方向、想法已经很久了,2000年前就应该有了(这个想法),但是苦于技术难题很难突破。”

相关研究团队从藻类、地衣、藓类结皮中提取最适合结皮的微生物和藻类,在实验室内人工培养,把它们制成释剂,喷洒在草方格沙障内的沙子上,以形成土壤结皮。如今,他们已经在沙坡头站的实验地里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试验,“这种结皮它有一种休眠的特性,它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死亡,遇到水分条件好,它就开始繁殖了。目前,李新荣站长给它定性的是,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流沙上直接撒上去,不行的。得固定、植物种上,再喷一下,综合防治的一个辅助手段。应用前景很广泛,对于国家方面的各种环境的生态治理诸如此类的,以及一些受损的矿区、干旱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会有一些作用。”

茫茫荒漠,有人当作风景,有人觉得乏味。

对于沙坡头站的研究人员,这大漠像是他们的参考文献和论文纸。站长李新荣曾说过,从事野外生态学研究的人,论文不仅要发表在杂志上,还要写在广袤的大地上。胡宜刚说:“我们出去了3辆车,十几个人,去好几天。”

第一次到沙坡头站时,站里人不多。胡宜刚说有团队去野外考察了。回想起以往他自己“出”野外时,他说碰上过不少意外情况,“内蒙古河套地区我们有次也是7、8月份去调查水质、土壤、植物这些。我们每条沟都要去跑到,要监测几个断面。那里面臭水沟,蚊子相当多。印象最深的是乌梁素海,非常容易滋生蚊子,我们去了以后,整个就是被蚊子撵出来的。太厉害了,它就扎进去。大家都穿了长裤、牛仔裤,它就扎进去,你把它头拔掉,它也不会出来。”

夏天,顶着日头去实验田里的时候,他们会戴上一顶草帽。

出野外,穿着冲锋衣,脚踩运动鞋,背着双肩包,手拎观测仪也是研究人员的统一造型。

几天后,这次带队的沙坡头站副站长、研究员张志山一行人,又回到了站里。这次野外考察,他们横穿沙漠一次,纵穿两次,“就喝这矿泉水,一口气一瓶子,根本看不见汗。等着过一阵冒凉,摸脸上一层盐。真是极端,衣服穿出去,晚上看都是白斑。水分补给很大,一个人一天就得一提,24瓶水。”

住在附近的百姓会把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直接叫成“治沙站”。

如今沙坡头治沙已见成效。但是,每年3月到11月,沙坡头站开站期间,大部分研究人员还是会常驻站里进行试验、观测,撰写论文或野外考察。这个周期,他们的家人不论愿不愿意,也都已熟悉。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