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二十二》逆袭,细品沉重的力量

2017-08-22 05:26:3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陌上影事· 整部影片的节奏,十分舒缓克制,几分钟开始插曲煽情的传统纪录片技巧通通没用

文/陈陌

关于中国观众是不是好轻盈而躲严肃题材的讨论,在许多历史片、灾难片上映时,被反复讨论过。

最近国内电影票房的表现大出人们的预料,先是文艺电影《冈仁波齐》票房逼近亿元大关,再是这部靠众筹上映的《二十二》,上映首日仅获1.5%的排片,但三天后,排片率达11.2%,四天票房超5500万元,七天票房逾亿元。就像观众在给制作方一次重重反击:偏好娱乐的从来都是你们。

《二十二》是2014年拍摄的,当年依然在世的二十二位“慰安妇”的生存状态被记录下来。从拍摄到上映短短两年多里,二十二位老人只剩下八位。其中一位,就在导演郭柯扛着摄像机抵达的前三天去世,电影以她的葬礼做了开头和结尾。郭柯很遗憾:“她的样子,你们永远不能知道了。”

整部影片的节奏,十分舒缓克制,几分钟切入特写、几分钟开始插曲煽情的传统纪录片技巧通通没用,几乎连完整的故事都没有,只在片尾配了民谣《九重山》。但受观众热捧。我看的那场,所有人都坐到灯光亮起、三万多人的众筹名单滚过银幕才起身。

在一切情感都被装进快餐盒,追求官能刺激最大化的电影业现状里,郭柯愿在真实面前,放弃叙事技巧、放弃创作者的表达欲,严守纪录片本质与艺术对人性尊重的底线,实在了不起。

《二十二》拍摄的第一天,郭柯发现老人根本不愿按本走,过去的记忆太痛苦,她们不愿触及。她们也不愿意被贴上“慰安妇”的标签,成为其他人发泄情绪的素材,而没有作为一个人被认识、被看到。于是郭柯把原本的剧本扔掉了。

片中有一位70岁老人罗善学,是当年“慰安妇”生下的中日混血儿,因为尴尬的身份,一生被同胞兄弟排斥、娶不到媳妇,与年迈的母亲常年有心结,同屋住却不肯同锅吃饭。导演拍摄时,始终将镜头放置在他眼睛之下的位置,避免以审视的姿态面对他,也没有设计任何诱导的话题,任由他兀自抽烟、偶尔感慨。

有一位老人,说电视台的人前前后后来过好几拨,她都不肯对他们说真话,独独对《二十二》摄制组掏了心窝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