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我能做的, 是温柔地对待她们(2)

2017-08-22 05:26:3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2012年,郭柯因为一则新闻,开始关注“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并以居住在广西桂林的韦绍兰为对象,拍摄第一部纪录短片时,国内“慰安妇”幸存者尚有32人,片名定为《三十二》。

2014年,他决定将所有幸存者的故事都搬上银幕时,一些老人离世,片名由《三十二》变为了《二十二》。影片上映时,在世者仅余8人。

郭柯明白“也许5年后,这个数字就是0了”。他对记者说:“每个走进影院的观众,就像参加老人的告别仪式,可能是最后一次看到她们,请深情凝视。”对于拍摄这部中国最后的“慰安妇”生存状态的影片,从小由姥姥带大的他,觉得自己对老人们有着深深的感情,拍摄时没考虑过观众感受和市场期待,纯粹是以晚辈的立场,真心尊重,温柔对待,尽量少揭她们的伤疤,做一件“多年以后回头看,不会后悔、不会遗憾”的事。

7月9日,《二十二》在武汉点映时,邀请毛银梅(韩国名字为朴车顺,今年1月18日去世)的孙子孙女前来观看。17岁时,毛银梅被日本人以到袜子厂打工的名义,骗到汉口积庆里的慰安所。抗战胜利后,一直住在孝感。放映过程中,毛根梅的孙子孙女一边哭一边录像,郭柯看了十分欣慰:“我拍这部片子的底线,就是老人的亲人们看了不尴尬,小朋友看了不会害怕。”

2015年,《二十二》拿到公映许可证,为了赢得在影院公映机会,郭柯报名了很多国内外知名电影节,除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得特别奖,收效甚微。片子在北影点映时,一位著名制片人甚至语重心长地劝他们,“别再投钱了,没有年轻人会看的。”

2015—2016年,《二十二》两度到韩国展映,毛银梅老人哼唱的《阿里郎》《桔梗谣》,同样让韩国观众泪奔。幸存“慰安妇”中,毛银梅的居住环境算是好的,她的房子便是韩国志愿者去孝感帮她装修的。

1998年,韩国民间集资建造了“分享之家”,供“慰安妇”老人养老。因为有很多志愿者陪伴,老奶奶们的晚年并不孤苦。韩国有针对“慰安妇”的专门法律:民间机构确认老人身份,上报政府认可,老人每人每月可以拿到约7000人民币的政府补贴。韩国有关机构曾试图把毛银梅接回去,老人拒绝了。

15岁的武汉男孩李墨涵的名字三次出现在片尾名单里。整个七月,他看了三场《二十二》的武汉点映,这位00后觉得这么好的纪录片应该被更多人看到,最后一场武汉点映由他发起,电影院里100来个座位,一半是亲友,一半是陌生的网友,全部坐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