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好吃嘴苏东坡

2017-08-21 03:51:2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刘小川(作家)

中国古代先贤,苏东坡吃的故事最多,今人写下的专著好几种。依我看有三个原因,苏轼在西蜀眉山长大,置身川菜发源的中心地带;宋代有了印刷术,信息量大增;苏轼做官四十年,一生“半中国”,舟车长驶几十万里,利于他遍尝美食,创造美食,推广美食。除开民间隐藏的饕餮之徒,苏东坡的吃,最具千年不散之色香味。

从苏轼的诗文看,他爱吃鸡、鱼、猪肉,说不清他更爱哪一种。书法有“墨猪”之说,肥而有骨。他的体质当属湿热型,酒量小,年轻时“饮少辄醉”,中年以后往往“把盏为乐”——酒宴上玩玩酒杯而已。这有点蜀人讲的狗舔油锅的意思,舔又烫,不舔又香。

苏轼到黄州,常常念叨“春鸠烩芹菜”、“茄香肉丸子”、烤乳猪和脆皮鱼。在惠州,他狂吃火性大的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放纵口舌之欲。《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有趣的是,他发明美食,均在遭贬倒霉之时。黄州霉透顶,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命名了“元修菜”……汴京城做高官七八年,他的腰围吃大了,山珍海味像萝卜青菜。人也不兴奋,自言:“三年光景六篇诗”,而且篇篇庸常。此间,他下朝的习惯性动作是自摸肚子。王朝云说:先生一肚子不合时宜!苏大学士听了,捋须哈哈笑,说:“唯有朝云能识我”。

且说苏轼卜居常州,常州的士绅奔走相告。时在三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却有个土豪曹通判对苏轼不服气,宣称:苏轼一罪臣耳,何足道哉!这曹通判很担心苏轼一个外来人抢了他的风头。曹通判设一局,请苏轼去他家吃饭,备下了两种菜,一曰美河豚,二曰蠢猪肉。如果苏东坡不敢吃美河豚,那就献上肥嘟嘟的蠢猪肉。

河豚的内脏有剧毒,弄不好要吃死人。

这一天,曹通判的家里高朋满座,土豪云集。清烧河豚摆上了大餐桌,好吃嘴苏东坡坐了主宾席,左看右看,迟迟不下箸。这东西他听说过,没吃过。中毒咋办呢?河豚的烹调极考究,万一曹通判暗中做了手脚呢?苏东坡一再皱眉头,曹通判脸都笑烂了,以试探的口吻说:要不撤下美河豚,端来东坡兄情有独钟的蠢猪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