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留学生该如何打破社交的“中式圈子”(2)

2017-08-20 09:56:18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当别人在聊某个话题时,如何能够有所参与?当对方抛出一句“how about you?”,怎样才不至于尴尬冷场。安璐伟认为,在经历了文化差异的“考验”后,留学社交的最大难题来自于留学生本人,如何能够“有话说”很关键。从文化到历史,从电影到动漫,你可能需要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同时,也有自己感兴趣并深耕的领域。“你需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这一点在任何社交场合都适用。”周颖也表示,社交圈既是封闭又是重合的。“你的知识面越广泛,越容易交到朋友。如此一来,社交关系就会朝良性方向发展。”

对于留学生来说,融合不等于一味迎合,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底色。“融入是双向的,需要两方共同增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

在美国购物时通常要准备一个小钱包装硬币,很不方便。于是,安璐伟向外国朋友介绍了中国强大的支付系统。“我们出门只要带一个手机,通过二维码扫码就能付款,根本不需要带各种信用卡和现金,节省了找钱的时间,十分方便。”外国朋友啧啧称赞。

安璐伟说,“外国人很乐意去了解中国,我主动向他们介绍中国优秀文化和创新科技,和他们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顺畅。”

心态:克服胆怯 别急于找归属感

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出于安全感与交际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会在第一时间寻找“同类”。这样的社交有大量共同话题可聊,使留学生迅速找到归属感,“中式圈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于是,当面临选课和社团活动时,留学生就开始扎堆。“这个课要不要一起选?这个活动要不要一块儿参加?”几轮“调研”下来,既耽误了时间,还不一定能选到最心仪的课程和活动。

安璐伟认为,虽然每个人都会对陌生的环境不适应,但总要硬着头皮去改变。“刚开始可能会胆怯,甚至到了活动地点也犹豫再三不敢进去。但只要克服了心理的第一道关卡,你会发现情况没有你想象得糟糕。”

澳洲国立大学毕业生、博主若梦认为,可以先尝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打开自己,与他人建立联系。比如,通过Instagram、Facebook等国外社交软件关注、结实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接着参与沙龙、聚会等线下活动,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不要害怕犯语法错误,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肢体语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