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河豚:生理享受和文化冒险(2)

2017-08-18 17:02:2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如此称许,让河豚名声更盛,尝试吃河豚的文人学士更多。元代《辍耕录(卷九)》还记载传说东坡先生在资善堂与人谈及河豚之美,说得以尝鲜,“真是消得一死”。

当时发达的出版业、紧密的文人交流系统让苏东坡等人对河豚的赞美很快成为当时整个士人阶层的“共识”。文人墨客纷纷修诗写词,对这种美食有了诸多精彩描述,如洁白如乳、腴而不腻、鲜美肥嫩、入口即化等等,都成为一种文化上的升华,并在之后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中。《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开封吃不到河豚,酒肆便出售一种让人聊以过瘾的“假河豚”。当时的文人雅士在叹息假河豚不如真河豚美味之余,也唏嘘每年都有贪食的饕客死于河豚毒液之下。

文人对这种吃上的冒险有各种看法,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止斋曾做《戒河豚赋》奉劝大家少吃为妙。其实相比文人学士的夸张形容,江河沿岸的普通人家把吃河豚当作平常事,南宋人严有翼在《艺苑雌黄》提到他在丹阳、宣城“见土人户户食之,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

南方许多地方都有吃河豚的做法和讲究,如武汉的长江中出产的河豚也被当地人加工成美食,民国美食家唐鲁孙记载晚清民国时期汉口桥有家百年老店“武鸣园”以烹饪河鲜著称,河豚上市就煮河豚,其他时节煮黄鳝、鮰鱼等,据说财政部长宋子文吃过以后盛赞不已,他属下的财政部官员去武汉办事就乘机常常光顾,可惜抗战开始后日军轰炸武汉,武鸣园成了一片瓦砾。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民间餐馆的增加和口味的多元化,河豚才再次出现在餐馆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