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评论:如何妥善安置“格斗少年” 考验我们的爱心、智慧和担当

2017-08-18 15:41:5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一个多月来,成都的“格斗少年”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今天,央广新闻说,事情有了阶段性结果:17名“格斗少年”已经返回他们位于四川凉山州的老家。

这个结果是孩子们想要的吗?未必。央广新闻说,一些孩子是留着泪走的,有的孩子是被大人强拉着在相关文书上按下手印的。孩子们为什么对这里恋恋不舍?也许是因为喜爱格斗,也许是因为喜欢这里的生活环境,因为,这里的生活和训练都是免费。一个孩子对记者说,在这里,每天可以吃上牛肉和鸡蛋。孩子很天真、很坦诚。对年幼的他们来说,享用牛肉和鸡蛋,远比享受义务教育更加现实。

对管理部门而言,让孩子们回老家,无疑是平息社会舆论的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可是,这是对孩子们最负责任的办法吗?不见得。这些孩子,有的已经经历了长达两年的训练,有的已经显示出较好的潜质,突然中断训练,前功尽弃,实在可惜。再说远一点,即使这些孩子能够在老家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他们未来出路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加入农民工大军。而如果继续训练,则有可能成为一个职业拳手,甚至成为邹市明第二。由此,继续留下训练,无论是对孩子们的未来、还是对凉山的扶贫事业,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让孩子们回老家完成义务教育,是把这些孩子送回老家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难道在成都就不能完成义务教育吗?有报道说,孩子们受训的成都恩波搏击俱乐部曾经联系过学校,由于受政策制约,这些孩子不能就地上学。按照正常情况处理,这些孩子确实没有理由在当地上学,因为他们的父母至少得有一个已经不再人世,甚至连留守儿童都算不上,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有关部门能否参照在成都打工的农民工子女来处理,让他们就近入学呢?

妥善安置这些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他们的意愿,想回家的,就回家读书;热爱搏击的,就留下继续训练。留下的孩子,义务教育怎么办?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如果大家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就一定会觉得“办法总比困难多”,这需要爱心,也需要智慧,还需要担当。(央广评论员彭小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