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救灾生命线,唯有勇者前行

2017-08-18 08:45:1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 谌贻照

8月16日15时06分,当两台大型挖掘机挖通兴杆公路护鸟坳路段巨大塌陷旁的便道时,与外界失联四天三夜的“孤岛”——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终于打通了救灾生命线。

8月14日上午,本报记者和通讯员在乡干部护送下冒险突破24处塌方,向正在外面指挥施工掘进的国家防总工作组汇报杆洞乡的严重灾情。工作组领导当即指示:“尽快打通通往灾区的‘救灾生命线’!”

全力以赴清理塌方!当天,从高培村路段往里掘进的施工机械很快就清理了10多个塌方点,直逼南刀河口那处最大的塌方。

第二天中午,本报记者与通讯员驱车沿突围路线,再度往杆洞方向挺进。15时30分左右,到达突围出来时的第30个塌方点。现场施工抢险人员告诉记者,他们3台大型施工设备已经在这个塌方点奋战了10多个小时。

采访间,又突降大雨,塌方点不断有石块滚下,砸在即将开通的路面。路基下,是咆哮的洪水。雨稍停,挖掘机又开始挥动有力的钢铁巨臂,向前开挖。

刚开通的塌方路上方,泥土不断随渗出的水流滑落。这是塌方点最险处!

偏偏这样的险处,行走着勇敢的人。

他们是塌方点的两位排险工。只见两人手持钢钎,在随时可能松动的石缝间小心翼翼腾挪,用钢钎试探每一块石头的稳定性。稍有松动的石块,立刻撬动滚下,由下面的施工机械清走。

20多分钟后,完成排险的两位汉子很快从塌方处回到路面。交谈中记者得知,他们是附近高培村的村民,圆脸壮硕的叫王玉华,清瘦干练的叫韦文斌。两人显得很轻松:“只有这样排险,才能保证开通后过往人员的安全。”

18时35分,施工机械仍在山谷间轰鸣。一支从灾区回来的救援队伍徒步过来。他们是滚贝侗族乡吉羊村的民兵应急分队。从14日16时开始,该村24名民兵与武警柳州市支队20多名官兵,每人挑着30多公斤重的物品,来回往返两次徒步穿越泥石流地段和塌方,给杆洞乡送去方便面、矿泉水、面包、面条、药品等救灾物资。

民兵应急分队还带来里面的好消息:这里离杆洞大花孖大塌方点只有两公里距离。在里面指挥救援的两位县领导正在现场督战,“明天可以全程通车。”

16日15时58分,一直在灾区参与救灾的柳州市民营企业家陈伟第一个驾车到达滚贝乡政府,这意味着被50多个塌方点阻断的兴杆公路全线抢通。他兴奋不已:“感谢救援人员昼夜奋战打通这条救灾生命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