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职称评审将破除论文“门槛”

2017-08-18 04:22:0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 袁京

城镇新增就业20.2万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医保报销为参保人员减负2297.9万元、京津冀三地9917家定点医疗机构和4项人才资质实现互认……市人力社保局昨天公布了上半年工作成效,并透露年内还将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如促进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七类重点群体增收;将外地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都纳入职称评审制度中,并破除论文、资历等硬性“门槛”;看病报销新增约500种药品;年底前公务员全面推开平时考核。

【关键词:职称】

自由职业者也能评职称

上半年,本市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重点向顶尖创新团队、科技重大专项承担主体、“三城一区”主平台倾斜,按照“一城一策”、“一区一策”的原则分别研究制定针对性引进政策,提供快速便捷的人才引进服务。前六个月,本市为“三城一区”引进人才占全市引才总量的71%。下一步,本市还将加大创新力度,拓展人才引进的评价方式,加快制定符合“三城一区”特点的人才引进办法,对接高精尖产业,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促进全国科创中心建设。

今年以来,本市下放职称评审权,将市属高校先行实施的“以聘代评”职称聘任制度逐步推广到本市科研机构,确定了将市社科院等3家科研机构作为下放职称评审权的重点,进一步探索职称由全市统一评审改为单位直接聘任的自主评聘模式。

职称制度改革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今年开始,外语和计算机考试不再作为申报职称评审时的“门槛”,只要符合岗位需要的条件就可以申报,进一步为人才“松绑”,引导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本市还将出台具有北京特色的职称制度改革意见,扩大评价人员范围。除了现有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之外,下一步还将为外地人才、高技能人才甚至是自由职业者陆续打通职称评价通道,逐步实现人员范围全覆盖,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此外,职称评审还将突出能力、业绩、贡献导向,破除论文、资历等硬性统一要求,使人才“评得上、用得好、留得住”。

上半年,本市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改革,向外籍人员相对集中的海淀、朝阳和顺义区下放受理权限,实现了属地就近办理,直接惠及全市约60%的外籍人员;此外,本市还将制定引进外国人才的实施办法,更多地运用“设立海外研究机构”“远程在线指导”“灵活弹性工作时间”等柔性引才用才方式,更灵活地分享利用全球智力资源。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