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越剧《仁医寸心》回归本心

2017-08-18 04:21:2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仁医寸心》通过陈实功一系列治病救人的故事,不仅歌颂了这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古代名医,同时,以古喻今,影射了当代社会中医疗界的不正之风,揭示了当今医改的重要性,使得这出戏具有了较强的时代感。

《仁医寸心》的风格雅俗共赏,舞台从始至终以翠竹为背景,既是草根医生的象征,更是陈实功清贫高洁的人格写照。前半场为喜剧风格,特别是第二场会诊,导演设计了符号化的四位老郎中的群舞表演,手拄拐杖,造型独特,舞蹈滑稽。他们虽然能道破世道人心,深知世间是是非非不在药,“病的是人心”,但明哲保身的思想使他们圆滑世俗、袖手旁观。轻松诙谐中揭示了现实的无奈,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后半场尽显越剧悲情戏的艺术魅力,第五场时空交错,舞台一边是坐轿赶路的陈实功,一边是儿子病魔缠身,母子在家中急切盼父归家。雷鸣电闪、树叶晃动、一派肃杀紧张的气氛,不断移动的树枝既起到了切换场景的作用,也外化出双方焦急的心情。加之独唱、重唱、轮唱,使整场戏充分发挥了戏曲擅于抒情和虚实相生的特点,并融合了现代剧场艺术的元素。第六场哭坟,则展现了越剧最擅长的悲情戏的艺术魅力,一大段范派弦下调,被饰演陈实功的范晓萍演唱得凄婉动人、催人泪下。

作为一出越剧,《仁医寸心》将越剧唯美精致的都市化风格与诙谐淳朴的草根性相结合,让民间性和草根性融入当代审美中;雅与俗、悲与喜渗入市井人生中;虚与实、刚与柔融合于世间情感中。既体现了越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又将越剧包括所有地方戏赖以生存的民间艺术的文化因子注入剧中,使舞台呈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审美特征。这无疑给趋于雅化、偏重厚重题材的越剧现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适应了大众文化的审美需求。

(作者:罗松,系《中国戏剧年鉴》主编)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