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追星揽月 精测妙控

2017-08-18 03:26:2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每当说起航天,人们总会首先想到烈焰飞腾、大地震颤和卫星直刺青天的发射场景。其实,在地面测控系统的严密跟踪、测量与控制下,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才开始了真正的工作。

卫星在轨运行短则一两天,长则十年以上,运行时间较长的卫星被称为长期在轨卫星。这些卫星在浩瀚太空中各司其职,通信卫星提供传输信道、气象卫星发回气象云图、导航卫星提供定位信息……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空中“星族图”

对长期在轨卫星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卫星的效益和效能的实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不仅承担着卫星发射实时测控任务,还承担着我国所有在轨航天器的长期管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卫星“大管家”。目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长期管理着我国100余颗在轨卫星,承担着卫星日常遥测监视、轨道控制、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在轨管理任务。近3年来,他们排除卫星险情和故障数百次。

精细管理——

让“中国卫星”充满活力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飞行,会受到残余空气动力、微流星撞击力,以及卫星内部的运动机构等干扰力影响寿命。然而,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心管理下,目前,我国有半数卫星在超期服役,相当于为国家直接节省资金数十亿元

2004年9月9日,“实践六号A/B双星”发射升空,这对双胞胎卫星原本设计寿命只有两年,但在科技人员的精心管理、细心呵护下,目前仍在安全稳定地运行。

然而,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飞行,难免会受到残余空气动力、微流星撞击力、地球扁圆度引起的不均匀引力、太阳辐射压力,以及卫星内部的运动机构(如弹簧、发动机)等干扰力影响,导致卫星的姿态甚至轨道发生变化。2005年的一天,B星型号主管、工程师李方正在监控中突然发现卫星姿态出现严重误差。

每种卫星都有自己的特殊使命,一旦姿态发生变化,就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使命。要让卫星姿态恢复正常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抓住它经过我国领土上方的最佳时机,与它建立通信联系。

技术人员将卫星经过我国领土上方的最佳时机称为卫星过境,这个窗口期仅有短短的十分钟。李方正迅速组织专家对卫星进行“会诊”,在最短时间内摸清问题所在,最终让卫星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至今,这对双胞胎卫星已经安全工作了13年,超期服役了11年。由于卫星制造、发射成本很高,测控人员的精测妙控让卫星“延年益寿”就相当于给国家节省上亿元资金。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心管理下,目前,我国有半数卫星都在超期服役。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