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大学开学季 新生小心这些“坑”

2017-08-16 15:49:2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起初,小李每月都会按时还贷。帮忙贷款不仅没有风险,还能赚些零花钱,这让同学们感到放心。

但从去年2月开始,小李便以创业为由,频繁地要求同学们帮忙贷款,每笔金额都在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出于此前的信任,同学大多表示同意,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向各网贷平台申请了贷款,并将贷得的钱款如数交给小李。几个月间,小李共通过这种方式骗得23万余元。

这些钱全部被小李用于个人消费,直到他无力偿还贷款,出现大面积逾期,同学们才选择了报警。

本案开庭时,多名受害学生旁听了庭审,他们都对法官表示,自己愿意原谅小李。小李自己也表示十分悔恨,他家庭经济条件并不优越,平日里,他一直是父母眼中学习上进、成绩优异的好儿子。但因为错误的消费观,他走上了歧途,还连累了父母。为了将所有被害人的本金、利息一一还清,小李的父母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住房。

考虑到小李已经退赔了全部被害人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一致谅解,并且他仍是大学在读学生,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判处小李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罚金人民币三千元。目前,小李已经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去年,全国各省市接连曝出校园贷平台乱象,今年6月,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网贷机构一律暂停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制订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间表。

目前,绝大多数网贷平台已退出校园市场,而各国有银行开始重启校园业务,这是自2009年信用卡退出校园后银行的首次“回归”。但即使如此,解决校园贷乱象的根本仍在于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大学生偿付能力有限,因此不要盲目透支消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本报记者 刘苏雅 J244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