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塞罕坝 难忘坝上这片绿

2017-08-16 12:21:0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记者心中的塞罕坝】难忘坝上这片绿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生态采访室主编、主任记者刘毅。 林渊摄

  【开栏的话】

55年来,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传承接力,将荒原沙地变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中宣部于7月中旬组织19家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80多名记者赴塞罕坝机械林场蹲点采访。8月3日起,各大媒体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诠释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广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经验,连续刊播报道400多篇,网上网下共同发力,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成就、典型经验、时代精神、感人事迹,社会各界反响热烈,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绿色奇迹”点赞。塞罕坝深深镌刻在参加这次主题报道活动记者的新闻生涯中,成为他们难忘的记忆。从今天起,河北日报开设“记者心中的塞罕坝”专栏。敬请关注。

这一次报道,我们由经济社会部副主任带队,组成了7人的前方联合采访团队,成员来自经社部、评论部、新媒体中心、河北分社。

我和同事们在塞罕坝采访了11天,回来后写稿半个月。为一个先进典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之多,在我15年的记者生涯中,是前所未有的,留下了一辈子难忘的记忆。

今天就说两个“三”:三个人、三篇稿。

先说说三个印象深刻的塞罕坝人。

印象很深的一个人,叫潘文霞。

1969年,潘文霞来到塞罕坝。育苗需要掏大粪施肥,年轻俊俏的潘文霞二话不说跳下粪坑,一瓢接一瓢地掏。

中午,丈夫特地做了香喷喷的面条犒劳她,饥肠辘辘的潘文霞端起碗来,却怎么也吃不下去。眼泪,一颗接一颗地流下来。

有时,年幼的儿子会光着小脚丫,跑来找妈妈。潘文霞怕孩子踩到幼苗,总是狠心地把孩子赶回家去。

作为一位母亲,她那时的选择是苗子,而不是儿子,她所能做的只是叮嘱孩子一句:“回家把门锁好。”

回首往事的时候,80岁的潘文霞始终面带微笑,平静如水。

谈起现在的生活,她又是那样心满意足!回想起当初吃的苦,她对我们说:再苦再累也值得!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