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我们一直很信任中国医生”

2017-08-16 06:17:2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讯 (记者 陈宁 实习生 王盈盈 通讯员 王婷) 近日,我省第24批援马里医疗队回到浙江。两年来,31名医疗队队员用热血和汗水、仁心和仁术,在战火纷飞、疾病肆虐的马里救死扶伤,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

2015年7月20日,我省第24批援马里医疗队抵达马里,开启漫漫援非征程。在马里首都巴马科,尼日尔河畔坐落着由中方援建的马里医院,这是浙江医务工作者每天的“主战场”。

没有电脑、人工叫号、手工开方、传染病肆虐……在医疗队队员眼里,马里医院“艰苦而富于挑战”。

由于公共卫生基础薄弱,长期缺乏医护人员,马里当地传染病高发。我省第24批援马里医疗队总队长、浙江医院副院长宋柏杉清晰地记得初到马里参与的第一次大面积骨折救援,他们面对的是一名艾滋病毒携带者。“我们没有退路,戴上双层手套、护目眼镜就开始抢救。”

艰苦条件下,医疗队队员将新医疗技术和医疗改革项目落地万里之外,福泽一方百姓。

五十载风雨兼程。1968年至今,我省已派出24批援马里医疗队,共计700多人次。截至2016年7月,我省援马里医疗队共为当地提供门诊、急诊服务931万多人次。

大爱无疆。两年间,从争分夺秒的手术室到战火纷飞的冲突现场,第24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在万里之外诠释着救死扶伤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2015年11月20日早上,巴马科丽笙酒店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在接到中国驻马里大使的指令后,医疗队队员携带急救箱、水和干粮赶到离现场仅500米的安置中心。宋柏杉告诉记者,身为骨科医生,即便早已见惯生离死别,面对和自己一样前来参与马里援建的几位同胞长眠于此,他依然心情沉重、彻夜难眠。

万里之外,医疗队队员还积极开展“双下沉”式帮扶。援非期间,医疗队队员到达卡地医院义诊。当地人对中国医生非常有感情。看到中国医生再次来到卡地,有患者说:“我以前都找中国医生看病,很想你们回来!”

从中国到非洲,从杭州到马里,医疗队队员跨越的不仅是8个时区的地理距离,还有难舍难分的思乡之情。

最难以忍受的,是远离家乡和思念亲人的孤独感。每逢国内传统节日,不少队员难掩思乡之情;遭遇动乱,队员们也只能通过微信向家人报平安。

异国他乡,思乡之情化为对当地病人的关爱。今年7月,医疗队接受马里总统授勋。授勋仪式上,有人告诉医疗队队员:“我们一直很信任中国医生。”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