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慰安妇”不是符号是亲人

2017-08-16 05:51:3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二十二》海报。

导演郭柯(右)和拍摄对象在一起。均为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讯(记者 尹玮 实习生 田锦钧)“我最后还有一点要说明,希望大家以后在写到‘慰安妇’的时候,一定别忘记加引号。因为‘慰安妇’是日本人的语言陷阱,加引号也是对她们的尊重。”在昨晚举行的《二十二》长沙见面会上,导演郭柯如此提醒现场观众。这部中国幸存“慰安妇”生活现状纪录电影,虽然面临各种制作、发行困难,但前日上映以来,凭借其优异的口碑在朋友圈广泛刷屏。

不揭伤疤 平淡生活更动人

“二十二”作为电影片名是个相当古怪的名字,乍看上去不知道这部电影讲的什么。其实这片名背后却是沉痛的历史——抗日战争期间有约20万名中国妇女沦为日军性奴隶,到电影开拍时的2014年,导演拜访到22位幸存者。如今三年过去了,片中仍健在的老人只剩下了8位。就在8月12日即电影上映的前两日,海南黄有良老人不幸辞世。

“慰安妇”的话题十分沉重,不过《二十二》的主旨并不是要去揭露她们当年的悲惨遭遇。学术界多年前就曾做过这样的工作,如今的幸存者年岁已高,片中最年轻的李爱连等人也已是89岁高龄,就是肯说也远不如早年时的思路清晰。事实上,绝大多数幸存者都是不愿再提伤心往事的,这种揭伤疤的行为也被网友认为是极其残忍的。郭柯介绍:“我们长期给‘慰安妇’群体一个符号标签,但大家往往忘了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接触到她们以后我才发现,她们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老人。”

《二十二》就是探访她们的晚年生活,记录她们的悲喜忧乐,没有去挖掘陈年旧事。郭柯感叹:“没有挖掘是对的,不要再去伤害她们一次。拍摄期间我和她们朝夕相处,就像奶奶和孙子一样,是亲人。我也恳请,大家在看完片子以后不要去打扰她们的平淡生活。”

苦熬三年 众筹上映成奇迹

《二十二》的拍摄只用了两个月,几十个小时的素材剪成一个半小时的成片却花了一年时间,真正在电影院与观众见面又花了两年。这三年间有无数的困难。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