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特殊群体涉毒案大幅下降

2017-08-14 08:38:4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美编 张维麟/制图

本报讯(记者 李翕坚) 近年来,境外毒贩利用法律和监管漏洞,组织孕妇、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传染病人等特殊群体大肆贩毒,给缉毒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通过持续探索,保山市特殊群体涉毒案大幅下降、成效明显。2017年1至5月,保山市查获的特殊人群贩毒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7%,案件数下降了83%,缴获毒品数量减少89%,查获的过境保山市的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贩运毒品案件数为零。

2016年8月26日,保山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涉毒特殊群体犯罪嫌疑人收押工作,建成全省首个“涉毒特殊群体收治中心”,对涉毒的怀孕、哺乳期女性犯罪嫌疑人依法收押收治,尝试探索破解涉毒特殊群体打处收押难题,堵法律漏洞。

保山市公安局禁毒大队负责人介绍,据统计,2011年至2015年,保山市共查破特殊人群涉毒案件1200余起、缴获各类毒品近3吨、抓获犯罪嫌疑人1500余名,分别占破缴抓总数20%、30%、20%,其中大部分犯罪嫌疑人因难以打处收押而形成“抓了放、放了抓”的恶性循环。

“这些特殊群体成了禁毒的灰色地带,如果不严管,将成为毒品流入的重要渠道,危害极大。”该负责人介绍,保山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及民政、卫计委等部门密切配合、规范管理,合力确保法律执行到位。各县市区看守所改建特殊监区,对涉毒的怀孕妇女及严重疾病、残疾犯罪嫌疑人依法收押。市级建成“保山市涉毒特殊群体收治中心”,对患肺结核等急性传染病的各类涉毒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收押。对诉讼期间分娩的犯罪嫌疑人,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由各县市区“戒毒(康复)社区”执行监管,判决生效后对罪犯依法收监,对无监护人接收的相关未成年人移交市儿童福利院寄养。

此外,保山市禁毒办还走出国门与缅北地方政府、警察部门开展特殊人群涉毒问题治理专题会谈会晤,通过建立国际禁毒协作机制,将防控措施延伸到境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