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信息过载”与“闻而不审”

2017-08-14 08:14: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王艳春

资讯过载的时代,筛选准确权威的信息反倒成了件不容易的事。就以减肥要怎么饮食为例吧,上网一搜,各种乱花迷人眼的信息混合着广告,大多告诉你,饿了只是你过去经常吃太多的胃部的习惯性反应,只是“感觉”饿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饿了,不吃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听起来言之凿凿,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真,尤其是对陷入减肥焦虑的人而言。

可看了专业的运动学书籍,就会知道“通过饥饿和跑步来减肥是不会成功的”,因为进化的本能会让人在进入饥饿模式后抵制脂肪的消耗,经常运动的人也能体会到挨饿锻炼的确更容易疲惫。这意味着为了减肥“忍饥挨饿”的说法更像是一些热衷节食的减肥人士为寻求心理安慰所臆想出的“伪科学”,不足为训。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细究下来,这些“似是而非”的信息往往是利用了人们对于身体健康、食品卫生、公共安全等切身利益的高度关注,放大恐慌和偏见,夹带私货的成分远多于实事求是的释疑解惑。

笔者记得“坐月子”这个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拿来炒作,可争论双方更多的是把要不要“坐月子”视作中医科学与否的“立论靶子”,而走向了完全否定或绝对肯定的两个极端。事实上,“坐月子”只是从中医角度对产后女性身体如何调理的一个原则性概念,讨论“坐月子”合不合理,不宜把矛头对准中医,而要就事论事地阐释方法和内容究竟对不对。

古人云:“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互联网时代信息发布门槛趋低,权威的“把关人”缺位,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信息一股脑涌来,如果不加区别地接受,就会被其湮没,牵着鼻子走,甚至对自身造成损失和危害。

信息庞杂的时代,我们有时不得不自己当好信息的“把关人”。一篇漏洞百出的养生文章,或者鼓吹某地苹果农药残余的谣言,抑或点蚊香会中毒的市井流言,轻则会把正常的生活节奏打乱,让人陷入无谓的小心谨慎中,重则还可能影响一个行业一个群体的权益。所以,真伪对错,不可不察,正所谓“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有句话叫“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感觉很契合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垃圾信息与知识齐飞。多以常理常识度之,少点先入为主盲目跟风,多选择权威有公信力的媒介,方为理性之举。???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