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软洽会上看稀奇:那些“成都造”的智能产品

2017-08-14 07:19:0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8月10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暨iWorld2017数字世界博览会上,“成都造”机器人在“兜售”矿泉水。

□本报记者 程文雯 文/图

在教室里,戴上VR眼镜上课;办公室里,智能机器人会帮你送文件、运东西……8月10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暨iWorld2017数字世界博览会在成都开幕,各种新奇有趣的“成都造”智能产品让人大开眼界。

作为首批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城市,近年来,成都的软件和智能产业快速发展。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未来,这些产品究竟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变?日新月异的产业浪潮中,成都又该如何力争上游?

机器人卖水让智能技术融入日常生活

“两块一瓶。”走进iWorld2017数字世界博览会会场,一款“成都造”机器人正载着一框矿泉水,挂着价格牌,在展区通道里来回“兜售”。只要在旁边的袋子里放入两块钱,就可以取走一瓶水。“看似普通,但这需要机器人做到路线识别、自主导航、智能规避等一系列动作。”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VR眼镜、智能居家机器人、新能源共享汽车……展会现场,将前沿技术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结合,成为“成都智造”的一大特色。

当很多人还只用VR眼镜看电影的时候,成都虚拟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将这种技术运用到教育当中。“这套系统已在成都七中嘉祥和川师附小投用。”公司教育市场总监李学良说道。记者现场体验一堂名为“我们的太阳系”的课程,戴上VR眼镜后,仿佛置身宇宙,眼前的太阳系触手可及。

“未来我们希望在教育中运用的VR还不止如此。”李学良向记者描述未来的教育场景:孩子们带上VR眼镜,置身于一张元素周期表前,伸出手来,抓取两个氢元素,再抓取一个氧元素,放到一起,哗哗的流水就会从指间流过……“这样身临其境的教育,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

大咖论道熊猫IP应用不能只停留在做玩偶、钥匙扣上

技术日新月异,竞争也日趋激烈,未来成都该如何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数字说到底,无非是一个内容和技术平台的结合,这正好是未来发展的关键点。”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主论坛暨2017数字世界博览会高峰论坛上,IDG全球常务副总裁、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这样说。他用大熊猫举例,“梦工厂用大熊猫形象拍出了功夫熊猫,风靡全球。”但在四川,熊猫的IP(知识财产)应用大部分还停留在做玩偶、钥匙扣等,“成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类似的资源还有不少,技术发展起来了,怎么做内容、做品牌,值得好好琢磨。”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滕文则在思考,如何让微软小冰等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成都。展会现场,封面新闻的展示内容成为最好的例证:入驻封面新闻后,会写稿的微软小冰成了展会中颇受关注的焦点。不仅如此,借助微软小冰强大的用户和累计对话量,通过与用户实时对话和交流,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此外,我们参与建设成都的政务云,目前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也在进行更多探索,三五年内,我们会有很多人工智能方面的进步,也希望给成都带来更大的贡献。”滕文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