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2025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9岁

2017-08-13 08:46:5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将得到有效控制,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到11.1%,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9岁。

日前,我市印发《重庆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在未来的几年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改善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目前,慢性病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

近年来,我市将慢性病防治工作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全民健身、营养改善、保障救助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联合行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率,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到14.3%。

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建成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到11.1%,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9岁,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显著提高,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

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制度

慢性病的控制重点在于防治。

环境、食品、烟酒、大气、土壤、水……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我市将加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职业防护、疾病防控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督执法力度。推动营养立法,调整和优化食物结构,倡导膳食多样化,推行营养标签,引导企业生产销售、消费者科学选择营养健康食品。

强化环境保护,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污染物综合控制,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降低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

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指导

实施早诊早治,能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超重肥胖、血压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提供平衡膳食、身体活动、养生保健、体质辨识等咨询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