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安倍经济学”难阻日走向长期平庸

2017-08-11 15:26:4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徐梅

2014年11月17日,日本官方发布第三季度经济速报,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陷入负增长,引发市场对“安倍经济学”的一片质疑。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出任日本首相,推出所谓的“安倍经济学”,接连射出两支“箭”——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灵活的财政政策,以摆脱国内长期通缩,促进经济增长。“安倍经济学”的效果以及日本经济前景一直备受关注。而无论何种情况,日本经济都很难再现昔日辉煌,低速增长将是一种常态,日本将慢慢走向平庸。

“安倍经济学”短期奏效

提高消费税影响超预期

进入2014年度,自4月1日起日本将消费税从5%提高到8%,导致个人消费萎缩,工业生产、企业信心受到影响,第二季度日本实际GDP换算为年率下滑7.3%。日本央行已将2014年度日本经济增长预期从1%下调至0.5%。根据日本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受民间需求不振影响,第三季度日本实际GDP换算为年率出现1.6%的负增长,大大低于此前的预期值。

由于日本经济存在结构性的问题,要使其长期持续增长,关键还在于“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结构改革。2014年6月底,日本公布修改后的《日本复兴战略》报告,内容涉及就业制度、劳动力市场开放、农业、企业法人税、“国家战略特区”、养老金制度改革等,反映出安倍政府的改革方向。

宏观经济政策抉择艰难

结构改革面临风险挑战

在国内消费持续停滞、景气低迷的形势下,10月31日,日本央行决定加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增加资产购买规模。另外,安倍在11月18日宣布,将原定于2015年10月进一步提高消费税的计划延迟到2017年4月。这一决定虽然顺应了民意,但有损日本政府的信用,不利于财政重建。上述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安倍经济学”的效果及日本经济走势。

从长期来看,日本结构改革及“安倍经济学”还会面临一些问题和风险。首先,老龄化形势严峻。2013年,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首次超过25%,在发达国家中最高,并且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力减少。少子老龄化会导致养老、医疗费用增加,家庭储蓄率下降,从而削弱日本的消费及金融、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增长乏力。

其次,债务风险上升。日本政府债务余额为GDP的两倍多,在发达国家中最为严重。在家庭储蓄率下降、贸易收支顺差减少的趋势下,伴随社会保障、国防、灾后重建、奥运场馆建设等财政支出的增加,日本财政形势趋于严峻,债务风险增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