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国民素养视角下的音乐会礼仪养成(2)

2017-08-11 10:09:4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由欣赏音乐会礼仪想到家庭素质教育。家长在孩子好习惯养成过程中,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是家庭素质教育的引导和养成特点。说个实例:我们在观看音乐会时,往往看到孩子在走廊跑来跑去,大声喧哗,还有的在座位上吃东西。类似这些现象出现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多次提醒孩子和家长,竟没有得到家长的回应。殊不知,这恰恰是引导和教育孩子学习体悟音乐会礼仪的最佳时机,可实际上就这样白白把机会浪费掉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功能在哪里?不应该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置若罔闻。所以说,家庭教育的实践锻炼,强调的是高素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监督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强化学校素质教育的效果,弥补学校素质教育的不足。因为,孩子长大成人后,这点点滴滴的礼仪素养都将在学习、生活、家庭、工作中体现出来,也将成为一个人素养、形象、文明、成熟的标志。

由欣赏音乐会礼仪想到社会层面的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指标。并且,高素质的国民将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强大潜力所在,更是一种难以替代的生产力。国民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幼儿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可以看到,不仅仅是欣赏音乐会礼仪能体现国民素质,方方面面都能体现。政府现在也已经开始下大力气,更多地在做一些国民礼仪素质的普及以及教育工作。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而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世界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期在2岁半—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所以,儿童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培养优异的品德精神。因为,这种好习惯的形成和德育教育的培养,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全社会有义务有责任来为孩子的素质教育提供更多便利和条件。

由以上感悟可知,我们在进行德育、美育教育的同时,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我们要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齐抓共管,引导和教育学生落实好德育、美育教育。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一样,都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是我们日常交流沟通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互助,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将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音乐教育博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