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10年助百余“无名氏”回家

2017-08-10 10:33:42    华龙网  参与评论()人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哲通讯员刘路

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每年救助超过2万人,不少受助人员因查不清地址,成为长期滞留的“无名氏”。

今年32岁的李升,在救助管理站男性服务区工作10年,凭借细心观察和自建的寻人数据库,十年来帮助百余名“无名氏”找到家人,被誉为寻人神探。

细心观察获取信息

“干这个工作没什么技巧,比的就是耐心。”李升介绍,这些“无名氏”,要么不愿交流,要么精神异常,需长期耐心与他们接触,才能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

上月,一名蓬头垢面、精神异常的受助人员来到服务区,他不愿理发、不愿换鞋、不愿说话,强烈抗拒的态度让大家束手无策。李升为此每天只要有空就围着他转,让对方放下戒备,并对零碎信息一一核实。经过数次失败,终于与河南省南召县城关镇某社区民警通话后,核实了地址。

李升说,“无名氏”的查询,及时发现和敏锐捕捉至关重要,没有平日的细心观察接触,是做不到的。

今年5月,青山公安分局青化派出所将一名双目失明、精神异常的青年男子送来救助站。该男子始终咬定是钟祥人,救助站工作人员专程护送他到钟祥“走游”,却一无所获。

李升开始留心该男子的一言一行。终于在该男子与另一名受助盲人的一次聊天中,听到该男子提到舅舅,并说出手机号码……通过这条线索,李升很快联系上了该男子舅舅,查清了其家庭地址。原来该男子是武汉新洲人。

自建寻人数据库

上个月查清了3人,本月初查清了1个……李升的手机相册,密密麻麻,全是疑难受助人员的照片。李升说,这是为了方便随时对比,有时在家吃饭,看到电视新闻中插播的一则寻人启事,他就会立即放下碗筷,掏出手机。

在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每名受助人员在入站时,其信息都会录入数据库。但受助人姓名必须准确无误,且只有近两年的数据能查到。李升认为,对疑难受助人员来说,建立一个人工数据库更有效。

李升的“数据库”有3本:一本从报纸上剪切或者市民送来的寻人启事;一本是“疑难杂症登记簿”,记载所有曾接受过救助的特殊人员信息;一本工作日志,则记载每天的查询内容及进程。

今年3月,一名“无名氏”被送进救助站,百般查询毫无结果。本以为没有希望了,但李升发现,这位“无名氏”经过理发、洗澡,在站内休养一段时间后,其形象与此前大不一样。为此,李升留心翻阅寻人启事“数据库”,突然发现,这名“无名氏”与去年一份寻人启事上的照片有些相像,询问得知,正是寻人启事上苦苦寻找的对象。

10年间,李升把每天查询的经过和内容,详细地记载在工作日志上。今年以来,他平均每月都能帮几名“无名氏”找到身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