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大院里有支老年“唠嗑队”(2)

2017-08-10 05:03:2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比如,访问时间是每周二下午4时到5时。每次去要提前预约,因为老年人大多要午休到4时;访问时长一小时,因为老年人的精力有限;访问对象主要是大院内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访问内容,主要是了解老人的生活起居、饮食保健、需要解决的困难等;聊天则围绕老人过去经历、现状、未来想法进行,并介绍单位的新闻等。“唠嗑队”还规定,访问中要教老人一些简单的绕口令,猜猜谜语,锻炼大脑;和他们一起唱经典老歌,抒发爱党爱国情怀。访问中,还要留下照片和文字,让后面受访老人看看老同事、老邻居。

“聊一聊,感觉年轻了”

与其他上门服务的志愿者不同,“唠嗑队”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大院里的老同事,熟面孔,他们之间更有共同语言。8月8日下午,记者跟随“唠嗑队”上门,“观摩”了三位奶奶的聊天过程。

山医大一院宿舍区,三位奶奶相约在一栋居民楼下,按响了门铃,等了几分钟才有人应答。她们提高嗓门说:“范主任,我们是来看你的,快开门!”话筒那头,有人连说了几声好。

“唠嗑队”队员年龄也不小了,上楼需要手扶着栏杆,上三楼还有些喘气。她们当天的陪聊对象是山医大一院眼科老主任94岁的范雪定老人,老人90岁才停止出门诊,是一位权威的眼科专家。

“哎呀呀,是你们呀!”站在家门口的范老看见唠嗑队员,激动地说。

李巧玲回头对记者说:“我们都是一个单位的职工,别看年龄差距大些,但都是老朋友了。”

保姆陪着范老在家。“唠嗑队”一进屋,家里顿时热闹起来。

“老主任,每天七八点钟,您还出门晨练吗?”“吃饭胃口好不好呀?”“唠嗑队”问题一个接一个。范老说,现在遇上两个问题,手抖、迈不开步子,“不服老,不行呀!”韩秀荣连忙说:“老主任,你可不老,出门诊到90岁,能有几个人?”

范老笑了,打开话匣子,聊起上世纪50年代工作以来的种种经历。

李巧玲说:“我1958年来的医院,那时候才16岁!”“就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范老记着,那时候小李还扎着马尾辫。

郝彩莲顺手掏出平板电脑。范老凑过来问:“里面有什么?”一张照片打开了,图片上是一位笑容满面的白发老人。范老激动地说:“这不是李子清大姐嘛!”98岁的李子清也是医院职工。“唠嗑队”告诉范老,她们刚看过李大姐。就这样,三位队员开始讲述图片上老人的近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