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浏阳城管下乡记(2)

2017-08-10 05:01:2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看似简单的几十个字标准,一一细化落实却并不容易。地面上不能有垃圾;卷闸门外拖把、扫把都不能放;电动车不按划定位置停放的要锁车……刚开始时,商家、住户都不太适应,也不愿配合,觉得城管不过是一时“作秀”,管不了多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攻势随即展开。试点乡镇发放《致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和《致门店的一封公开信》共计10万份,镇村干部下组入户,耐心宣传劝导。

疾风骤雨、雷厉风行的攻坚战役同时打响。相关乡镇组织专项行动整治店外经营、清除违规广告招牌,城管队员们践行“一线工作法”日夜巡查。

“软硬兼施”之下,刚刚下乡的“城市管理”仍然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执法困难,较之城里有过之而无不及。

时任官渡镇镇长助理的喻晏平记得,当时在一家店铺前施划摩托车、自行车停车线并安放垃圾桶时,就遇到了一次冲突,“店主反对在他门口施工,说影响他做生意,后来一言不合还对我们一名队员动了手。”

喻晏平后来了解到,因为某些历史遗留问题,这一条街上众多住户、商户本来就有些怨气,现在要在此推行“门前三包”等举措,更是激起了部分人的抵触情绪。有人说,政府不是请了保洁员吗,为什么还要我们自己清理打扫?

出师不利,怎么办?喻晏平自掏腰包买水果、香烟,召集住户、商户代表开了几十次大大小小的座谈会,与村组干部一起了解情况,提出建议。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打动了大家,心结在慢慢打开。同时,镇上针对历史遗留问题逐一破解,并修缮完善了沿街路面设施。

问题解决了,环境变好了,住户、商户从不理解、不配合,到主动积极支持,城市管理规范在这里“落地生根”,也让这条老街成了镇上人气最旺、生意最好的一条商业街。

“观念的转变最重要,大家慢慢习惯了城市管理模式,就会自觉摒弃原有的一些陋习。”北盛镇城管中队中队长李勇说,就拿前面提到的“金三角”饭店为例,当时不仅是店主不认为在店外搭灶台是多大一件事,就是部分顾客也觉得在外面拿个早点、快餐好像还挺方便。

“现在你再来北盛看看,要在人行道上搭个灶台,那得多刺眼!”李勇笑言,店主在整改后还跟城管怄过一段气,后来看到集镇整体面貌的变化,理解城管执法是对事不对人,如今气早已消了,看到城管队员来了还会热情打招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