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内鬼”泄露信息 哪些行业最多

2017-08-09 15:15:1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插图 王金辉H120

插图 王金辉H120

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大讨论。当下,几乎每个使用手机的人,都会饱受骚扰电话之苦。我们的私密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到推销人员甚至是诈骗人员手中的呢?

不少公民信息泄露的源头,来自快递、中介、银行等保有大量个人信息的行业,行业中的“内鬼”是公民信息安全的严重威胁。甚至在网络上,还有明星的个人信息被明码标价,公开售卖。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在今年5月9日发布了相关司法解释,法律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正在加大。

案件

智联招聘原大客户经理 倒卖简历15万余份

去年,智联招聘的经营方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联招聘”)报案称,公司员工申某利用系统漏洞非法获取用户的简历库账号及密码,并将用户简历向外兜售,涉案信息数量巨大。这些简历包括了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薪资收入等大量详细的个人信息。

2008年,申某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智联招聘工作。由于业绩突出,他一直做到了公司销售岗位的最高级别大客户经理。

但随着职位的提升,公司给申某的业绩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旦无法完成业务要求,他当月就几乎拿不到任何收入。于是,申某将赚钱的心思投向了公司掌握的大量求职者简历。

智联招聘的经营模式是通过与有招聘需求的公司签署《服务合同》后,给予对方公司下载简历的权限,每份简历售价为50元。签订合同、提供简历,正是申某从事的工作。

而申某表示,倒卖简历是销售行业内“公开的秘密”。由于智联招聘的简历报价较高,各公司在招聘预算不足或需求较大时,便会联系销售人员,试图获取廉价的简历。

申某迎合了客户的需求,相比智联招聘开出的高价,申某贩卖简历的价格为每份2元至2.5元,根据检察机关起诉的15万余条涉案个人信息,智联招聘蒙受损失近2500万元。

判决

利用公司漏洞勾结客服 终审获刑三年半

申某获取简历利用了公司程序的漏洞,在销售简历后,客户可以通过权限自行下载简历,简历提取完成后,账户内的数据会显示为“0”。但在关闭权限前,公司客服会与客户联系,确认简历是否使用完毕,若客户仍需使用,数据将会重置,允许客户再次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