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南桥上的钵钵鸡肉

2017-08-09 08:06:3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钵钵鸡肉,就是将煮熟的鸡肉砍成小块,拌上调料,用缸钵装上,端着沿街叫卖的鸡肉。川西坝子俗称缸钵为钵钵,故称其为钵钵鸡肉。

我最早吃钵钵鸡肉,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五分钱一块,一毛钱可吃三块。半缸钵鸡肉,随便你挑选的。那鸡肉才砍得均匀哦,一块是一块的,红油海椒一拌,油亮亮的,加上那一声叫卖:鸡——肉!大人娃儿都禁不住勾引,交了五分钱就可以在钵钵中挑选了。挑来挑去,都觉得差不多,大块的总带点骨头,肉多的总是小一点。选好鸡肉,总想尽可能多地蘸点红油辣子,一块鸡肉放进嘴里,总是舍不得一下子吃完,一点一点地嚼,嘴上辣得呼儿呼儿的,很过瘾。肉吃完了,鸡骨头也要嚼碎,嚼出那骨油,香得很。

太平场有个叫罗鸡肉的,别人都这么叫他。每天早早地就端着他的钵钵鸡肉到公园路、南桥一带叫卖了,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他的钵钵已经由土陶缸钵换成瓷盆,价格也涨到了两毛钱一块。他卖的钵钵鸡肉与其它的钵钵鸡肉有点不同,一般的钵钵鸡肉都是一钵钵鸡肉全拌好的。罗鸡肉的钵钵中只拌好一半,另一半是没有拌调料的,钵钵边上插两双筷子,由食客自己挑选,喜欢吃辣的,蘸红油辣子,不喜欢吃辣的,挑那没有拌过的鸡肉吃。那些没有拌过的鸡肉叫白味鸡肉,白味鸡肉也不是没有味道,味道还巴适。罗鸡肉说,他在煮鸡时不光加了花椒、盐巴,还加有八角、桂皮等七八种香料,所以比别的钵钵鸡肉香。

南桥旁边原来有家小面馆,我还是单身汉时喜欢在那里吃早饭,就是一碗清汤小面。家住鲤鱼沱的李大爷早上也爱到这家小面馆吃早饭。与众不同的是,他来了并不急着叫下面,而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和面馆老板闲聊,或是和相熟的面客摆龙门阵,等到罗鸡肉来了,拈三块钵钵鸡肉放在小碟子中,摸出随身带的小酒壶,一边吃鸡肉,一边喝他的跟斗酒。那鸡肉不是一块一齐塞进嘴里,而是一点一点地咬,一点一点地嚼,吃一口鸡肉,再咂一口小酒,三块钵钵鸡肉吃完了,一抹嘴朝面馆老板朗声叫道:下面,煮硬扎点。李大爷硬是把吃钵钵鸡肉的过程发挥到了极致。

以前在老灌县,卖钵钵鸡肉的据说多达二三十户,大街小巷都能见到,有点像现在在各个景点附近卖油炸豆腐串串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钵钵鸡肉逐渐少了,农家乐的兴起,为这些钵钵鸡肉回乡创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一时间徐渡的梁鸡肉、太平的罗鸡肉、灌口的王鸡肉、土桥的梁鸡肉等等,都成了都江堰叫得响的品牌,各有特色。

几十年一晃过去了,那些当年戴着草帽,背着小背篼,端着钵钵鸡肉沿街叫卖的老人们怕是大都过世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后辈们。今天在都江堰,你可以看到有不少店面宽敞,门窗敞亮,店招扯眼的餐饮,如青城山下的“罗鸡肉”;迎宾路上的土桥“手掌鸡”、胥家路附近的“王鸡肉”、兴发路的“周鸡肉”等,都是鸟枪换炮,已是另一番天地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