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中韩合作让沙漠变成绿洲(事件新闻)(2)

2017-08-08 03:34:0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第一期查干诺尔盐碱干湖盆治理时,我们种植的都是一年生植被碱蓬,但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后发现,芦苇这样的多年生植物会起到更好的治理效果,而且还能大大降低成本。”朴祥镐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盐碱干湖盆的治理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

十年防治见成效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聚焦荒漠化防治,尊重生态文化、重视牧民力量,治沙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呈现出“荒漠变绿洲”的可喜景象,绿色发展势头明显。

2008年到2013年,第一期盐碱干湖盆治理项目顺利实施,经过2000余名志愿者和当地环保人士的共同努力,草原恢复面积达5000万平方米。从2014年起,第二期治理项目启动实施。该项目总投资约1400万元,计划派遣志愿者2200余名,计划到2018年治理荒漠面积4000万平方米。

“这几年我们不断在挫折中摸索、学习、改进。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相信这些年的辛勤努力是值得的,明年一定会收获喜人成果。如果未来继续开展第三期的治理项目,我相信‘内蒙古治沙’可以越做越好。”朴祥镐说。

“在现代汽车‘绿色移动’的理念下,我们一直在做环保相关的公益项目。内蒙古相比较其他地区,盐碱荒漠化情况更为严重,而荒漠化防治正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和全社会积极关注和提倡的。因此,企业在这方面尽到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也是应该的。”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品牌营销部经理吴雁冰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