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内蒙古乌兰毛都草原牧民的小康之路

2017-08-07 16:43:05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8岁的蒙古族牧民包德力格尔回想自治区成立前的穷苦生活依然感慨万千_副本_副本

88岁的蒙古族牧民包德力格尔回想自治区成立前的穷苦生活依然感慨万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殷欣 高俊雅):面积8000平方公里的乌兰毛都草原因水草丰美,一直被誉为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科尔沁草原上风景最优美的草场。当地的蒙古族牧民在自治区成立后的70年里经历了一场由忍饥挨饿到富足安康,从牧业为主到旅游致富的时代变迁。在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前夕,记者特地探访了生活在乌兰毛都草原的牧民,看他们是如何逐步走上小康之路的。

今年88岁的蒙古族牧民包德力格尔躺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毛都苏木(乡)勿布林嘎查(村)自家前几年盖起来的白色定居房里的炕上休息。他的孙子前几天刚带他从500多公里外的边境城市满洲里旅游回来。儿孙满堂,身体硬朗的他感到心满意足。可在少年时他还只能靠着木匠手艺——人造勒勒车来糊口。

“47年解放前我什么都没有,之后要感谢毛主席,让我家里终于有了些(用来生活的)东西。”1947年,包德力格尔18岁那年的5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在距离乌兰毛都140多公里外的乌兰浩特成立。包德力格尔不用再饿肚子了,他用木头给自己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定居房。在给别人放牛的时候,他会到山里砍些木头做勒勒车拿出去卖来养家,过起了虽不富裕但却踏实稳定的生活。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包德力格尔的儿子,67岁的牧民孟额尔敦在改革开放后,靠着放牧让全家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_副本_副本

包德力格尔的儿子,67岁的牧民孟额尔顿在改革开放后,靠着放牧让全家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

富裕日子终将到来,1983年改革的春风吹到乌兰毛都草原,牧区实行“牲畜归户饲养,草场承包使用”,包德力格尔家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牲畜。他和大儿子孟额尔顿一共分到了300多头羊,这让他家的收入大幅增长,孟额尔顿说:“83年以后,多干肯定就多挣了。八几年的时候一只羊羔20多(元),一年卖100多只的话就是2000多块,九几年羊肉涨价挣得就更多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