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非攻兼爱:对墨子的回望(2)

2017-08-07 08:32:4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秦朝短命,文化上的影响或许有限,然而,汉兴之后的“独尊儒术”对“诸子百家”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本来典籍就已经稀少,再有刻意的损毁遮蔽,要逃出厄运确实很难。董仲舒之后,孔孟之学大行其道,耳濡目染,长幼皆知。而“他者”学说,尤其是独立呵护“爱心”的墨家遭遇有意冷落,被打入冷宫,以后世杨朱“自私”到极端的守则之千年“苟延残踹”来看,不得不说是莫大的遗憾。

作为先秦时代的思想巨子,曾与孔子齐名,与儒学并称,影响力远在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其余诸子百家之上的墨家,在《史记》中竟然没有专门立传。也有学者考证,司马迁所述原本是有的,只是被后代有意失传泯灭了。如若真如此,作者被“打入冷宫”的观点就值得品味。《墨经》一书原有71篇,但到后来只剩下一个篇目,内容据认为也是后人根据史料加入的。就连墨子的生平,也留下许多空白,墨子姓甚名谁,生卒年月,出身籍贯,妻室子女等,都成了历史的谜团。这些不同寻常的历史信息透露出的是,墨子学说成了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野草”。

而封建当权执政者视如仇寇,文人士大夫讳莫如深,又是为何呢?我们从颇具民主思想的孟子笔下或能找到一点原因,孟轲认为墨子的兼爱是“无父无君”。这种有违君臣父子纲常的邪说被有意地遮蔽就不足为怪了。

以《兼爱者——墨子传》的观点,这一切都是因为墨家推崇科学、注重实践、崇尚节俭、拒绝奢靡,与强权格格不入而引起的。另外,墨子反对以大吞小、恃强凌弱的不义之战,力主非攻兼爱,天下和睦。可以说,墨家学说不仅是表述美好愿望的民间话语,同时墨子也是一个知行合一思想的代表人物。

遗憾的是,在商场、职场如战场的喧嚣中,世事变得有些吊诡:人们一边喝着馊味熏人的心灵鸡汤,一边有意淡漠对“兼爱”的守护和回望。

应该向作者陈为人致敬。他试图“打捞”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个“湮灭者”和“失踪者”,希冀复活中国古文明史上这样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也许作者的努力不能够振聋发聩,甚或还有些苍白,然而,“爱”相较于时下俗世的“幸福、快乐”不是更有意义吗?

环视当下,兼爱、和平的思想意义实际上恐怕远不止于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