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首个“10送30”概念股公司被查 高送转是否匹配真实业绩?(2)

2017-08-06 19:01:57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往往倾向于把“高送转”作为配合大股东或内部人士减持的“灵药”。证监会官方网站,近日就挂出了一则上市公司动机不纯的“高送转”案例:2015年初,某公司发布“高送转”预案,称公司董事长等三位股东“积极回报股东,分享公司未来发展成果”,提出“10转20”的利润分配方案。同日,上述3位股东披露了减持计划,套现近20亿。虽然该公司股价应声大涨40%,但仅仅几天后,就发布了8亿元预亏公告,股价出现大幅波动,成为“高送转”误导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典型案例。目前,针对该公司的诉讼索赔标的已在8000万到1亿之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分析,一方面上市公司大股东肯定想减持,希望通过“高送转”诱导股民买单;还有一种情况,公司一定曾经做过定向增发,到了解禁期可以抛售,推出“高送转”方案,吸引散户买单,让定向增发的投资者可以顺利出逃。可以把“高送转”界定为股价操纵,如果上述两种情况存在,股价操纵就坐实了。

到目前为止,易事特还是第一个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的“10转30”概念股。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到今年期间,在同行业中易事特的业绩增长幅度相对较高。主营高端电源装备与光伏产品,易事特2016年报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69%。而同年电气设备行业龙头企业特变电工,业绩增长为16%。不过,也有公开资料显示,易事特在今年7月确实有大约13亿股发行前限售股解禁进入流通。

杨海提醒,与业绩不相匹配的“高送转”往往是股价炒作、股东减持的“重灾区”。在上市公司正式公告“高送转”预案时,投资者要重点关注公司“高送转”背后的真实目的,综合考虑公司发展战略、经营业绩等,分析“高送转”的合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凡是高比例送配的股票,往上填权的非常少,几乎凤毛麟角。这种情况股市在2000年前后,出现过大量公司股票填权,说明它在乎资本回报率。现在公司不重视资本回报率,所以就不填权了。有些就是被‘高送转’一除权长期套牢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