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1800万流动老人成为都市“隐形人” 精神疾患高发(3)

2017-08-05 11:31:57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这和老家邻居间,闲来互相串门的“热络”,形成了天壤之别。

“家里3、4间平房随便怎么走,在这里真是憋啊。”她连距离家门口常去的菜市场名字,都不认得,也记不住。来自四川农村的她不识字,无法乘坐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

没有女儿的陪伴,天安门、故宫她是怎样也走不到的。

白天,当儿女上班时,除了孩子的哭闹声,房间里几乎没什么动静,晚上儿女回来想聊上几句,但看着他们疲倦的神色,老人却又只能选择沉默。“我理解,孩子白天累了一天,不想说话很正常。”王素梅这样告诉记者。

2017年8月1日,北京,一随迁老人带着刚放学的孙子回家。央广网记者王永康 摄

前几天,女儿王奇匆忙回家取加班所需的文件材料,经过菜市场东面的那条斑马线,一回头却发现,母亲被夹在面色黝黑的卖菜夫妇、穿着人字拖的社会青年中间,手臂里上夹抱着孩子,斜跨的白布袋子里装满了青菜,走起路来很吃力。

她发现,以前从母亲口中听到的“儿孙绕膝”的美好生活,好像并不全是真的。

在京随迁老人趋于低龄化 陷“融入难”窘境

在今天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老人儿孙绕膝、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他们理应享受的生活。但这些社区“隐形老人”,不得不忍受着孤独与无助、想帮衬子女一把。可抛下了老家的老伴,好像老伴和自己一样、成了穿梭在社区里的“隐形人”。

在北京市朝阳、丰台等小区走访调查期间,当记者问及“与社区邻居的熟悉程度”时,占半数老人选择“不认识”或“仅是面熟”,甚至有老人回复说,在楼梯间、电梯中、丢弃垃圾时碰到邻居时点头之交,算是交往范围么?

缺少朋友、想家、孤独、不适应气候等是他们在北京生活的普遍真实状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