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关于画的那些话

2017-08-05 08:36:0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 “纪念碑性”》 [美]巫鸿 著 李清泉 郑岩等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 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美]巫鸿 著 肖铁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 与再现》 [美]巫鸿 著 文丹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意大利读画记》 冯骥才 著 青岛出版社

■本报记者 顾学文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是当今国际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史家、批评家之一。他的研究以中国古代艺术为主要领域,也涉及当代中国实验艺术。其著作打破了按照材质分类、按照西方概念讲述中国故事的传统,从基本结构上改变了西方中国美术史传统写作范式,正在构成一种具有历史关怀的、生动新鲜的叙事。

“世纪文景”近期集中出版了巫鸿的三本经典之作。

在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中,“传统”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形式或内容,而是指一个文化体中多种艺术形式和内容之间变化着的历史联系。由书可见,巫鸿对中国古代美术传统的界定是沿循着两条线索进行的:一是文化比较的线索,即通过“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美术中的特殊表现来确定这个艺术传统的一些基本特性;另一个是历史演变的线索,通过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观察,去发掘中国古代美术内部的连续性和凝聚力。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研究目的和方法,使巫鸿把目光集中到那些中国古代美术最本质的因素上,而把对细节的描述和分析留给更具体的历史研究。

中国的万里长城、柬埔寨的吴哥窟、苏丹的博尔戈尔山神庙、危地马拉的蒂卡尔城,同希腊万神殿、罗马斗兽场、英国丁登修道院一起,出现在各种画册和旅游指南中。这些建筑遗存,被认为是各国文明起源的象征,激发人们的审美和敬畏,不知不觉中,西方的废墟观念已经融入全球的废墟话语和想象中。巫鸿在《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一书中,研究对象包括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废墟观念和图像,其宏观目标是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国的美术和视觉文化。为此目的,巫鸿的研究在观念和历史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上展开:在观念的层面上,对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废墟”的研究不仅希望辨识出废墟的一个地域性另类历史,更关键的是要承认不同文化和艺术传统中关于废墟的异质性观念和特殊再现模式的存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