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街头巷尾西瓜摊儿

2017-08-04 04:32:0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1956年10月18日,《北京日报》3版

1956年8月9日,《北京日报》3版

1956年8月17日,《北京日报》2版

1959年,盛暑吃西瓜。李晞/摄

1982年7月,西单朝晖水果食品商亭卖西瓜明牌标价,保熟,生瓜可以退换。李晞/摄

1982年7月17日,《北京日报》2版

1983年6月28日,《北京日报》1版

1980年6月5日,《北京日报》1版

1986年7月21日,《北京日报》1版

1980年,本市第一次用集装箱从山西省运来的西瓜在市果品公司四道口仓库卸车。王振民/摄

1980年7月27日,《北京日报》2版

1982年,西珠市口果品店西瓜摊卖瓜经过三次水洗,切块零售,瓜摊周围备有瓜皮容器,随时有人负责清理,保持了清洁卫生。 李晞/摄

1985年8月9日,《北京日报》1版

大夏天的,吃块西瓜解解暑再平常不过。可在30多年前的北京,要享受这舌尖美味,却得先尝尝在炎炎烈日下排长队的滋味。直到1985年北京实行新的西瓜购销政策,由“统”改“放”,买瓜难、卖瓜难的状况才得以改变。

1 从论个卖到论斤卖

“西瓜,沙瓤的大西瓜哟!”暑热天里,买个西瓜放在大盆里用凉水泡上三四个小时,吃过晚饭,全家人围坐一起吃西瓜,是“老北京”早些年的“最高享受”。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瓜果市场沿用着以前的惯例:西瓜论个卖。不过,1956年公私合营后,这规矩被打破了,不仅西瓜一律过秤,连香瓜也要过秤。

起初,有人不适应这个变化,对此“大泼冷水”。他们认为,以前西瓜论个卖是种惯例,很符合按质按量论价的原则,而且省事。改成论斤卖后,反倒给售货员添了麻烦。(1956年8月9日《北京日报》3版,《我也说“挤”》)

连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都有代表提出,过去西瓜论个,好的贵,次的贱,是公平的;现在论斤,重的就贵,不管好坏,实在不合理。对零售单位,无论建立什么制度必须先从消费者身上来着想,慎重考虑对消费者是否方便,不能生搬硬套;尤其对于中小户不要要求过高,更须注意他们的特点,根据不同条件来逐步进行。(1956年8月17日《北京日报》2版,《在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当然,对于这些观点,也有人持不同见解。本报1956年10月18日3版刊登的文章《从西瓜论个卖谈起》认为,这些批评虽然有道理,但是,西瓜若论个卖,商业部门也不无难处。因为按个卖西瓜,不光要根据个大小,还要根据瓤儿好坏。实际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商业工作人员切实提高业务水平才是正途。

2 “保熟”与“生熟不保”

买西瓜最怕买个“生瓜蛋子”。多年前,人们挑选好西瓜后,习惯让商家用刀切个小三角块,看瓜好不好、熟不熟。

其实,为保证西瓜销售质量,早在上世纪60年代,北京就有“不收生瓜”的规定。(1963年7月17日《北京日报》2版,《西瓜开始大量上市》)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瓜摊上首次挂出了写有“保熟”二字的招牌。挑西瓜隔皮断瓤,怎么才能做到“保熟”?售货员解释,办法有几条:一是让责任心强、懂行的同志卖瓜;二是认真帮顾客挑选;三是发现卖了生瓜管换。(1982年7月17日《北京日报》2版,《多一些“保熟”的瓜摊》)这种做法很得人心。但与此相反,有的商店却挂着“生熟不保”的牌子,顾客买了生瓜也不给退换,群众很有意见。

后来,为控制生瓜上市,本市实行生产员、物价员和采购员“三把关”。驻队生产员要到瓜地察看西瓜生长情况,掌握熟瓜收摘进度,随时制止农民抢摘生瓜。挂钩站评价小组设立的专职物价员要严格执行等级标准,既不随意压级压价,也不提级提价。各区副食品公司在挂钩站设有采购员,负责核实监督西瓜的等级标准,没有采购员的同意,社员交瓜车辆不得放行进城。(1983年6月28日《北京日报》1版,《不给生瓜“开绿灯”》)

为保证上市西瓜质量,1986年,市工商管理局和市供销合作联合社联合发出“关于禁止生西瓜上市”的通知,明确规定生瓜超过载量的百分之十者不准进城;各级批发交易市场严禁对生西瓜进行交易;国营、集体、个体和农贸市场都不准销售生西瓜。违反规定者要受到相应经济处罚。(1986年6月19日《北京日报》1版,《市工商管理局市供销联社通知:严禁生瓜上市》)

3 买瓜卖瓜曾“两难”

“我什么时候才能到那小孩手里?”“售货员太少,起码要一小时!”1980年7月27日,本报2版刊登了一幅漫画,用西瓜对话的形式,生动反映了当年买西瓜排长队的现状。

夏天吃西瓜成了难题,这在当时可是件大事。从那年起,本市采取了西瓜高产奖励办法,用来增加西瓜上市量。

产量上来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据本报1986年7月21日1版文章《再谈改革给北京人带来“瓜福气”》记载,在1982年这个西瓜高产年头,全市西瓜总产量达到1.075亿千克,但在当年的7月24日、25日两天,发生了严重的瓜车滞压事件。1400多辆瓜车约300万千克西瓜,被滞留在产地通往南苑、花园闸两个西瓜收购站的路上,两地车队加起来长达10余公里。由于不能迅速交售出去,又遇上阴雨天,农民们眼见到手的收入毁于一旦,个个心急如焚。

造成“卖瓜难”这种被动局面的症结在哪里?关键原因是渠道堵塞,流通不畅。1984年前,郊区不管产多少瓜,一律要通过市供销社果品公司所属的南苑、花园闸、小井三个“西瓜收购站”才能进城,收购、批发全由他们管。这种单一狭窄的流通渠道,根本不可能使西瓜旺季的大量西瓜畅顺其流,相反,只能造成交售与收购的矛盾,使这种鲜嫩易腐的商品,在不能及时上市的情况下烂掉。作为衔接流通环节另一头的零售部门,在不能及时得到货源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产销脱节的状况,造成群众“买瓜难”。

当年,一位住在东城区美术馆东街15号的居民感慨:“买个瓜要走一站多地,还不知得排多长时间的队……”

4 瓜摊之密世界少有

1985年,北京实行新的西瓜购销政策,由“统”改“放”,议购议销,多渠道流通,改变了瓜价吃“大锅饭”的状况。

果品公司在城近郊区开办了7个西瓜交易市场。在西瓜上市旺季,南苑、花园闸两个交易市场实行24小时连续开放。为方便市民买瓜,商业部门设置了2056个西瓜销售点,比上一年增加400多个,其中228个开办售瓜夜市。此外,还有近1万个个体商贩走街串巷、设点售瓜。(1985年6月26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西瓜开始上市》)

当年夏季,本市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吃西瓜60多斤,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往年买瓜难、卖瓜难的状况从此改变。(1985年8月9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城镇居民今夏平均每人吃西瓜六十斤》)

“过去是一条道走到黑,现在则是条条道路通北京。”有人这样比喻西瓜政策放开前后。放开前,西瓜产量最高的1982年当年,全市销售西瓜的网点仅有1000多个。而实施放开政策后的两年,国营、集体、个体的售瓜摊点每年总计都在5000个以上,1985年当年,个体瓜摊接近1万个。这星罗棋布的零售网点,使得西瓜市场空前繁荣,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买瓜。(1986年7月21日《北京日报》1版,《再谈改革给北京人带来“瓜福气”》)

西瓜购销体制改革的成功给北京人带来了“瓜福气”,这种“西瓜模式”也令世界刮目相看。本报1986年8月20日1版文章《本市今年居民人均吃西瓜45公斤》曾记录了一位日本西瓜专家的惊叹:“像北京这样的密如蛛网的西瓜销售摊点,在世界其它地方还没见过!”

1987年7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也发表消息,评价当年北京的西瓜市场:“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西瓜摊一个挨着一个,北京的老百姓几乎每天要吃一个西瓜,有时甚至不止一个。”(1987年8月17日《北京日报》1版,《市民吃瓜多 瓜农收入多》)

本版文字:贾晓燕

历史资料:北京日报图文数据库

1987年8月17日,《北京日报》1版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