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他让巴西实现大国梦 如今恐成阶下囚(2)

2017-07-15 19:02:1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为此,他聘用了形象顾问,抛弃了“激进工人领袖”的装束,修剪了大胡子,换上笔挺的西装。接着,他又与“纺织巨头”阿伦卡尔组成竞选联盟,最终在第四次竞选中赢得总统职位。

获胜后,卢拉潸然泪下:“我曾多少次因没有文凭而遭到歧视,今天我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文凭——共和国总统的文凭。”

2006年,卢拉又凭借4年执政取得的成绩获得连任。

【如何成为“巴西名片”】

在卢拉的两个任期中,巴西年均经济增长4.3%,重回世界经济十强行列。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纷纷将巴西信用评级提升为“投资级”。

卢拉当选总统的第一年,巴西曾因经济崩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300亿美元的贷款援助。而到2010年卢拉执政的最后一年,巴西一跃成为IMF的债权国,与该组织签署了总额达10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协议。卢拉在国内的支持率也一度高达历史性的83%。

穷人出身的卢拉与往届巴西领导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对贫困人群非常关注。

卢拉推行“零饥饿”和“家庭补助金”等计划,帮助国内2000万人口脱贫,中产阶级增长到2900万人。2002年至2010年期间,巴西的贫困人口数量减少超过五成,只用了8年时间就完成了联合国千年计划提出的25年内将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

国内经济的成功让卢拉在国际舞台上底气十足。他打破巴西保守、低调的传统外交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在全球舞台寻找合作伙伴。卢拉任内,巴西还赢得了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和2016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国际的广泛认可使卢拉成为巴西“名片”。2008年,卢拉荣登美国《新闻周刊》的“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2009年,他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影响近十年的50位伟人”之一。2010年,他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政治家”奖,同年还位列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5位最具影响力的领袖人物”之首。

【贪腐官司缠身】

2010年底,卢拉任期结束。按照宪法,总统只能连任一次。在卢拉的影响力下,他推荐的接班人罗塞夫顺利成为新总统。

但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不断恶化,巴西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经济的不景气使民众开始对政府有意见。

与卢拉的左右逢源不同,作为首位女总统,罗塞夫是“工作狂”类型,不光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下属和议员、内阁成员也一样严格,自然在工作中得罪了不少人,因此支持率开始下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