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一首歌能盛家国情

2017-07-15 10:32:12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对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培育和传播,恰恰不能以宏大解读宏大,用抽象解读抽象,而需唤醒人们的共同记忆,贴合人们的情感。

香港回归20周年,歌手张明敏再次唱响《我的中国心》。这首33年前的老歌,掷地仍有金石之响。

1984年,张明敏首次在春晚舞台上唱起《我的中国心》,打动了一代人。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他再次唱起这首歌。三次重要节点的演唱,将家与国的叮咛,从一代人传到了另一代人的耳边。

什么是家国之情,什么是文化认同,什么是民族凝聚力?如果理论性地解释起来,怕是万语千言也难以穷尽。但有意味的是,这些情感往往流入了传唱的旋律里,写进了传诵的诗句中,融入了街头巷陌的谈天、论坛微博的留言,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生活内容,无声却有分量、不显山露水却又随时能引发共鸣。

想一想,当我们谈起民族精神,也许耳边回响的就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眼前浮现的就是徐悲鸿的《战马》,一些诗句瞬间在头脑中轰鸣——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朱德的“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陈毅的“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如果我们被问起何为家国情怀,上年纪的人也许会不自觉地哼起《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更年轻的人们可能会想起《我和你》《国家》《天路》。它们在不同的年代讲述着同一个故事,也用不同的旋律引发着几代人之间的和声。

流传的旋律、画作、诗句、影像,是对大众感情的凝练表达。它们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更立体的观察角度: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与“爱国”“家国”“民族感情”相关的文化叙事始终有着强韧的力量。可能对于今天年轻的人而言,将宏大的词汇挂在嘴边有点滑稽,但为抗战电影《南京!南京!》流下的热泪,因电影《湄公河行动》而为中国缉毒警察进行的社会呼吁,却都是沉甸甸的“中国心”的表达。

它们的存在也是一声提醒:对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培育和传播,恰恰不能以宏大解读宏大,用抽象解读抽象,而需唤醒人们的共同记忆,贴合人们的情感。有时候,一本书都说不尽的精神,一句诗就能盛得下;多少堂课都未必见效果,一首歌却能夺魂摄魄。珍惜那些由无数创作者在大众生活中留下的“金句”,它们往往是国与家、民族与个人之间最短的桥梁。

花甲之年的张明敏再次开嗓,声音仍是出奇的清澈,而和《我的中国心》共同经历了30多年改革史的中国,却已经是巨变沧桑。这就像一个隐喻——在不断变化的历史中仍有着一种不变的情感,紧紧地挽结着一个民族。

(作者:刘文嘉 原标题:一首歌能盛家国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