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中国式相亲价目表:虽扎心但理解

2017-07-13 16:56:18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一篇关于中国式相亲的文章成了社交网络议论的热点。 文章呈现的京沪两地多个公园的相亲角见闻,尤其对男女进行明码标价的鄙视链表格,令人触目惊心。相亲角成了赤裸裸的儿女交易市场,大爷大妈们的算盘凭什么可以这么打?

“中国式相亲”这个词其实和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当年热播一样被大家熟悉。何为“中国式相亲”,大致的意思就是子女因为忙于工作或者不屑于传统老套的见面相亲的形式,而由热心的“中国式家长”代替子女在公园一角聚集摆摊,各自交流自家孩子的条件,以期能在不停的条件匹配中找到最为适合自己儿女的另一半。

而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应该是中国式相亲的一个升级版本,这个版本是伴随着近几年来中国家庭财产性收入以及房价的大幅上涨而出现的,而且大部分因为房产增值而带来的财产性收入都基本掌握在老一辈人的手中,所以父母对子女婚姻的话语权重也会随着老人手中的“资本权重”的增加而增加。说的通俗一点,既然婚房是我给你,作为子女,你给我找什么样的儿媳妇,当然得听我的意见。

一个很容易理解的事实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财产收入都是具有极强的“捍卫”心理的,这同样表现在现代婚姻的择偶价值观念中。灰姑娘嫁给王子只是个童话,现实中的婚姻更多的是讲究个“门当户对”,即你属于哪个社会层级,你就应该从哪个社会层级匹配自己的婚姻。

当然,当代社会大家对于社会层级的感受可能没有过去封建社会那么强烈,但仍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大多数思想成熟的年轻人在面对婚姻选择时,需要考虑到户口、房子、下一代教育甚至是双方老人是否能有人给照看孩子等实际问题,所以学校保安爱上大学老师只能是社会花边新闻,而不能成为具有普遍社会共性的价值观趋向。

“中国式相亲价目表”虽然看起来挺刺目和扎心,就像我们当初听《非诚勿扰》节目某位女嘉宾说“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座上笑”一样不舒服,但不舒服归不舒服,但这个价目表其实也是反映了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大众在个人生活中的价值观念的嬗变,这种嬗变最终反映到公民个人的生活中,当然也包括婚恋观。

关键词:中国相亲婚姻

相关报道:

    关闭